“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子《论语·里仁》篇,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出访时,曾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国有很多很好的邻邦,远处也有很多朋友。道不远人,各级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决定了必须要靠良好的官德修养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团结、带动、影响广大党员干部为履行使命而努力工作。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这段时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人争相为自己崇敬的楷模投上庄严的一票。300多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如同一颗颗耀眼明星,光芒四射。他们的优良品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的生动实践也启迪我们:高尚的道德、完美的人格,是我们领导干部赢得“必有邻”的前提和基础。正因为我们传统文化崇德厚道的思想代代相传,才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进步,成为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正因为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才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楷模,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又一批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模范和典型,塑造了人民群众心中崇敬的光辉形象,净化了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的心灵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倡导“德不孤”,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官德是一个领导干部具备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领导干部品德如何,不仅关系个人成长和作为,而且关系到共产党人的形象。常言道:“做官先做人”。一名领导干部如有德无才工作就打不开局面,但有才无德也必然会出大问题,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
领导干部高尚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靠长期的历练和持之以恒的修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作为官德修养的重大课题,不断提高官德水平。要以学修德,自觉把学习教育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陶冶情操,修身润德,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俭养德,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不放任小,从严于细,警惕灯红酒绿的影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做到洁身自好;警惕交往的尺度,“近君子、远小人”,净化社交圈、生活圈;警惕人性的弱点,认清自己,自觉跟着崇高精神走。要以廉守德,心中始终有条政治上的高压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纪上的警戒线,时刻保持对道德准则和党纪国法的敬畏,并成为从政的自觉习惯。领导干部还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从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道德的力量永远是催生行动向上的源泉。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知行合一”,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干部群众提供道德的楷模,起好道德的表率,形成“必有邻”的大好局面,推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