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见证】楼一层,原桐庐县文化馆馆长。
刚与记者见面,桐庐县文化馆老馆长楼一层就一字一句朗读了叶浅予当年写给表姐胡家芝的一封家信——
“由于你的启发,喜爱造型的细胞在我身上发了芽,因而,当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学画时,我乐于提起这件事,认为你是我的启蒙老师。你比我大十岁,你那时已是个待嫁的大姑娘,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娃娃。理所当然,你是我走向艺术的引路人。”这是叶浅予1985年10月听闻表姐胡家芝的喜花剪纸集即将付梓时特地写来的信。
听楼一层介绍,胡家芝1897年生于桐庐,今年已经110岁了,是我国一位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叶老的这封信后来被收入《胡家芝喜花剪纸集》中作为代序。作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叶浅予却谦虚地称这位民间艺人是自己的启蒙老师。1988年夏天,楼一层特地赶赴南京拜访清末桐庐籍著名书法家胡传泰的女儿胡家芝,却意外得知胡家芝是一位剪纸艺术家,并领略了老人精湛的剪纸技艺。胡家芝告诉楼一层,她的剪纸作品集因资金短缺搁浅在出版社,而书的代序便是叶浅予写的这封信。“当时我拜读了这封叶老专门写来的信,十分感动。”
楼一层告诉记者,信中叶浅予不但将胡家芝称作自己“走向艺术的引路人”,还兴味盎然地回忆起了童年时期与表姐交往的趣事:“你也许记得,在你跟随你母亲到外婆家看芦茨戏的日子里,你用五彩手工纸剪糊成戏里的小旦,并用描花小笔给她开脸,我站在你身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盼望有一天我也能像表姐那样心灵手巧。不久,我也真照样做了几个戏剧人物,而且扩大了你的手艺,做成生、旦、净、丑几个角色,蹲在八仙桌下,给弟妹们表演自编自演的戏文。”1985年叶浅予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78岁高龄,居然还能如此具体地回忆起童年时候的场景,可见故乡的剪纸艺术给叶浅予留下的印象之深。
谈起叶老的艺术成就,多年来醉心于桐庐民间艺术研究的楼一层快人快语:“叶老的漫画、速写和国画创作与源自故乡的剪纸艺术,其艺术造型都是以线条为主,两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叶老自小接触剪纸艺术,耳濡目染,得到了许多启发,运用到后来的创作当中,所以他会称胡家芝为自己的启蒙老师。”
在楼一层的记忆中,大师的艺术创作无处不打上民间艺术的烙印。“桐庐自古就是富春江上重要的码头,交通繁忙,像奉化的裁缝,金华的木匠,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人员使得桐庐的民间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桐庐当地流行一种叫芦茨戏的地方戏曲,少年时叶浅予常常看得忘了时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小戏迷,上小学的时候,还因为在脸上画戏剧花脸,吃了校长的一顿戒尺。在自传中叶浅予回忆了当初看戏时的情景:“看昆腔时最感兴趣的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个跟斗,一把火,变成一个白骨精;看徽班感兴趣的是武戏。我曾在叶家大厅里学褚彪武老生摇头甩胡子,摇到最后,晕倒在地不叫痛。徽班演‘古城会’关公耍大刀,我用竹竿扎上一把纸大刀练武,自得其乐。”戏迷生涯对叶浅予来说不仅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使他日后在创作中国人物画时,对戏曲名角的个人表现风格有了很深的理解,画起来则更加得心应手。
晚年的叶浅予在回乡之后,依然对故乡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有一次在桐君山,我向叶老请教地方文化保护的问题,叶老说起桐庐的民间艺术,如数家珍,让我这个搞地方文化的也自叹不如。”楼一层回忆道,“还有一年元宵节,叶老看到街上舞的龙灯,马上掏出纸笔速写起来,不一会儿就画了十多张,人物栩栩如生,造型五花八门,看得我如痴如醉。”在叶浅予的关心下,《胡家芝剪纸喜花集》终于面世。时至今日,桐庐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桐庐剪纸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