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师节前的晚报上读到一首儿童诗《老师,我能为您变成什么?》,有一点特别的感受。好在诗不长,先恕我全文抄录:
老师,我能为您变成什么?
春天来了,我想变成一棵桃花树,站在您的院子里,让您心情舒畅!
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只西瓜,为您解渴,让您可以安心地工作!
秋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只螃蟹,烧熟了给您充饥,让您身体永远健康!
冬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台火炉,为您取暖, 让您手上不长冻疮!
老师,我能为您再变成什么?
春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只蝴蝶,翻飞在您的身旁,为您消除劳累!
夏天来了,我想变成一台空调,给您送去阵阵清凉,让您有精神改作业!
秋天来了,我想变成一把扫把, 为您打扫落叶,让您的院子干干净净!
冬天来了,我想变成一条棉被,盖在您的身上,让您睡好觉!
老师,我还能为您再变成什么?
应该说从文学创作技巧来看,这是十分稚嫩的一首诗,但一想到这首诗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儿童的手,再读之下,便实在有点吃惊,有点欢喜,又有点释怀,因为这真诚的童心也说出了众多学子想对老师说的话,当然更是我的至诚心声。我吃惊于欢喜于释怀于一种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又有着强烈的急切表白的感情,竟可以以这样一种真切朴实的话语表示出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了迎合与客套的问候、虚饰的关心、华丽的辞藻,而把内心世界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殊不知除却虚浮色、天然去雕饰,平平常常才是真的道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春天里盛开的鲜花、夏天里舒适的空调、秋天里鲜美的螃蟹、冬天里温暖的棉被,不正是人间最美妙无比、最具持久生命力的东西吗?这些年来,在人生的舞台上尽力打拼,也算得勤勉,也算得用功。虽然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自我感觉大体上还是好的方面多,好的事情多,好的时候多,常常有一种心理上骨子里的满足感,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却奢谈愁的虚浮,有一种俨然的个人奋斗的沧桑感和由这种沧桑感派生的自我满足、自我宽慰,却每每在这样的时刻,很少念及:自己所谓“打拼”的本钱是从哪里来的?的确这许多年来,恍惚忙活之余,也很少顾及:在我前行的时候,有多少关注的眼光在伴随着我的脚步、我的身影。这么一想,便觉脊背上有些汗在微微渗出来。
这种眼光当然是来自多方面的,但细究起来,要数老师的眼光最特别,老师的眼光最温和也最严厉,最急切也最执着,最现实也最深远。这种眼光通常也许并不经常出现在你的面前,但却时时刻刻陪伴着你,只要你心里有它的位置,一闭眼,它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身边。自小到大,如偶有过失,除了父母,最难面对的就是老师的眼光。想当年,我从读小学开始,到初中,到高中,直到远离父母到南国羊城读大学,求学十多个春秋。其间,有无数任老师在我身上倾注了不尽的心血。他们中,有每天挂着一脸灿烂笑容却不幸英年早逝的我的启蒙老师,有视我如子却严过父亲的小学老师,有对我备加厚爱、至今仍书信频频教诲再三的大学老师,等等。虽然老师的爱是崇高无私、不求回报的,但我今生如何才能还得了这种情义?
秋天,本来就应是收获的季节。年轮疾疾转,岁月正嬗递。走出校门竟已有二十余载。回首如水往日,我在做些什么呢?我干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呢?社会是一个整体,如同一台大机器在运转,我当然是它的一分子。对于机器来说,每个零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我又是这台机器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我所能做的、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只能是:顺境时、逆境时、平常时,一刻也不忘记曾经培养我、教育我、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和真诚的所有的人。即使在物欲横流、功利盛行的任何时候,我的心底都珍藏着那份师生情;痴心不泯,孜孜讫讫,不求橙黄橘红,唯求事业那一片小小的枫叶的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