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与哲学和其他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在专业领域的“内冷外热”的表象相比,在现下的社会上,“人文热”却是一浪高过一浪。百家讲坛里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无不向我们展示着文史哲潜在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这种社会现象又反馈到校园内,反映为与哲学专业学习相比,哲学素质学习的热。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盛晓明教授坦率地向我们阐述了造成现代青年人不愿意“学习”哲学的原因:“哲学专业与其他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生相比,确实存在对口就业适应能力弱的问题。但是事实上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哲学的。喜欢哲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哲学研究为职业。”
人们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文史哲的需求在增加。以浙江大学为例,人文学院设立了人文综合班,每年大约360人左右,进行综合的文史哲教育。主动学习、“放心”学习的学生明显增多了。“专业哲学课‘冷’,公开课‘热’”,成为了高校中广大学生对待哲学包括文史的主要态度。盛教授这样解释了学校的想法:“我们并非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必须承认,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凝聚着每个时代的诉求,每一个人的哲学引领着每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哲学和人们一般所想象的恰恰相反,它从未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