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和谐社会中的“劳动-资本”关系解读
· 1+1=?
· 话说“80后”文学现象
· 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概况
· 【趣味逻辑】
· 情感社会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 两种不同的辩证法
· 我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1=?
——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王希坤
  俗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那么,三个诸葛亮相加,结果如何?《三国演义》里就有过两个诸葛亮在一起共事的故事。诸葛亮与庞统在一起时,制定出了“西出四川”的错误决策,导致蜀军大败、庞统死于乱军之中。两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一起时却成了一个“臭皮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哲学命题。

  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并把这类问题简单表达为1+1>2,其内涵是指事物的整体大于部分的简单之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时的著作中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和证明,而现代系统论却给出了解释。

  现代系统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研究生物现象时发现,以往生物学的研究,总是把生物从它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但是生物只有和它生存的环境构成一个整体时,才有生存的可能和意义,所以必须把生物和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即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这就是系统论最初的思想,贝塔朗菲进一步推广了这些认识,提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系统论思想,出版了《一般系统论》一书。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总是由各种元素构成,世界是系统的,处处是系统。系统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系统的整体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即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元素在构成事物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使事物的各部分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使事物在整体上呈现出与各部分原有的性质不同的功能。如,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田野里的片片嫩绿,是一种整体态势,但走在草地上“近看”,草色却不可见。可见初春的草色并不是所有草色的简单之和。

  系统的这一特性通常称为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整体性是由事物内部的结构而决定的,当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时,系统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会完全不同。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用上、中、下三匹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马对阵,三场皆输,整体判为输;孙膑仅让田忌改变三匹马的比赛顺序,分别用下、上、中三匹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马对阵,输一场而赢两场,整体为赢。这就是因为通过调整系统的结构,使系统具有了与原有结构完全不同的功能。

  因此,系统论认为,整体与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依赖于部分,但并不是部分的简单之和,整体可能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部分也因与整体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而存在,脱离整体的部分便不再是整体意义下的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马克思说过一句话:从头上掉下来的头发便不再是头发。同理,就人类目前的最大问题——环境问题来看,人类总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系统论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是否可以这样问:“脱离了自然(整体)的人(部分)还是人吗?”于是,一切争论成为多余,回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去解决环境问题才是人类的正途。看来,系统思想深化了人类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为人类解决目前遇到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1+1=? 王希坤 2007-9-10 浙江日报000112007-09-10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