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9月6日讯 (见习记者 张丹丹) 今天早上8时半,浙江省工商银行营业部门口,20多位老人等着银行开门。70多岁的金胡炳告诉记者,这些排队的老人都是来购买国债的,与以往国债发行日的拥挤、热闹相比,这次算是比较“冷清”了。
今天是2007年第四期凭证式国债发行的第一天。据悉,本期国债发行总额200亿元,其中3年期160亿元,票面年利率5.20%;5年期40亿元,票面年利率5.74%。较上期国债,这期国债年利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至今天下午5时,各银行营业网点的销售情况均表现平淡,建设银行浙江省各网点只售出约2580万元。记者从工作人员的登记表格中看到,大部分人的认购额度不大,在5万至10万之间,10万元、20万元的大单很少。建设银行大堂经理说,以前一个多小时就售罄的情形已不复存在。
工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起,国债就开始出现多年来罕见的滞销情况,到了5月份,来银行办理国债提前赎回的市民越来越多。浙江大学教师吴小姐在今年5月份就将5万元国债提前赎回,“损失的手续费,在股市里一天就赚回来了。”
记者从各营业网点发现,申购国债的主力还是老年人,且大部分人购买的是3年期国债。浙江大学退休教师钱女士今天准备了7万元资金,“我们的脑筋没有年轻人转得快,股市忽高忽低,根本吃不消,还是买国债保险。虽然收益少,但终究没什么风险,总比存定期要好些。”记者计算,如果投资者购买1万元的本期国债,3年期和5年期的到期收益分别是1560元和2870元,而照目前的定期储蓄利率和利息税计算,1万元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税后收益分别是1410.75元和2607.75元。相比之下,3年期、5年期国债的收益将比同期储蓄收益分别高出149.25元和262.25元。
股市“过山车”让人心惊肉跳,国债的收益又不够心理界线,不少老人开始青睐风险、效益相对居中的基金。家住杭州皮市巷的朱女士曾是国债的忠实拥护者,但去年7月份,她因购买不到热销的国债,将1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南方二号基金,“结果不久就翻了一番,现在已经涨到28万了。”至此,朱女士和丈夫将所有的资金都转到基金上来,对国债的热衷也大大下降。朱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不少退了休的同事,看到她在基金市场上的“丰硕”成果,纷纷也跟着改做“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