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一个和谐社区的文化故事
· 西子湖畔的艺术空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凤山路9号,一间间老仓库悄然敞开了它们的胸怀。在这里, 20余位艺术家以各自的灵气展现出精彩纷呈的艺术生命。
西子湖畔的艺术空间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实习生 周怡俊
  重大历史题材

  的创作地

  王赞荣幸地获得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任务的时候,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作品初稿的创意和设计中。

  身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副主任,王赞的作品通常以巨幅尺寸出现在各大重要展事上。只有在那种博大的公共空间,才能显示出这位著名人物画家作品中撼人的视觉效果。以前,王赞经常会为创作场地劳神。如今,朋友们介绍他进驻约300平方米的老仓库,王赞便有了天马行空般的挥洒空间。于是,反映抗日战争内容的《白求恩救死扶伤》初稿很快在这里完成,并且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主委会的审定。

  杭州市凤山路9号“凤山艺术空间”的指示牌引导我们走进王赞设在老仓库里的工作室。进门刹那,眼球即被吸引。王赞挥汗如雨,正在对着一面墙上的宣纸点点划划。王赞说,工作室空间太大,夏天装了空调也无济于事,所以只好赤膊上阵。当天,王赞正在创作中国画《河姆渡文化》,这是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同时进行的浙江省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河姆渡文化》已经进入正式作品绘制阶段。这幅长7.5米,高2.4米的巨幅作品气势磅礴。30多个人物,姿态不同,神态迥异,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人类远古的文明气息。

  在这个轮廓粗放的大仓库里,王赞的创作激情连续迸发,作品《辛亥七十八祭》、《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蔡元培》、《1923年——冰心》、《血浓于水——白求恩》等鸿幅巨制的相继诞生,让王赞声名远扬。现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浙江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两副重担压在了王赞的肩头。王赞说,老仓库是赋予他灵感的地方,投入了他太多的情感。他会在作品的启动与中间过程中,体现出深厚的文献价值与浓郁的文化积淀。

  领略纯粹

  的艺术空间

  今年夏季酷暑的一天,当洪介民走进王赞工作室的时候,他被墙上的巨幅作品惊呆了。因为,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图画。

  杭州市南星桥附近凤山路西侧是一片仓库区。今年59岁的洪介民负责该地二商场9号的管理。从来以为自己与艺术相距十万八千里之遥的他,在临近退休的时候突然发现,艺术已经围在了身边。

  2004年,年轻的油画家金阳平通过管老仓库的洪介民在凤山路9号安置工作室时,他的感受是:很美,很深。接着,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朱珺来了。在属于自己的260平方米大空间从事图书整体设计,朱珺迸发出艺术的火花。《文本与图式》、《人文江南》和刚出炉的《建军80周年》等优质图书让朱珺在业界确立了一流的地位,每年会从老仓库输出60多种由她设计的图书。从金阳平和朱珺开始,艺术圈内的朋友接踵而来,到凤山路9号安营扎寨。就这样,一处由多位艺术家工作室组成的艺术社区诞生了。

  今年初夏,凤山艺术空间里的艺术家自发筹办主题为“日常状态2007——凤山艺术仓库开放展”,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展示自己的作品及在老仓库生活和创作的一种纯粹的日常状态。在开放的两天内,数千杭州人来到老仓库观赏艺术品。工作室的主人无条件地接纳观众的咨询,用聊天的方式与百姓交流。艺术家准备的1300本画册一天全部赠完。人们在这里领略纯粹的艺术,享受文化的品质,不知不觉地走近艺术家的世界。

  前卫艺术的“凤凰”

  在老仓库“涅槃”

  踏上老仓库楼梯,推开一扇沉重的大门,诧异地发现里与外的巨大反差。200平方米面积、层高近10米的宽敞空间,乍看上去,俨然是一个火热的工厂车间。天花板上有序地悬挂着的吊灯,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在它的照耀下,我们看到金属架上零乱的工具、地面堆积的若干铁制星状物体;一面墙壁上方是四块巨大的立方体,外表显露出抽象的金属色,在灯光里熠熠闪烁;几十扇样式古老的传统中国木门斜靠门旁一隅;然后,就是操作台、各种各样的器材和设备……

  这里,是凤山路9号管怀宾工作室。人们很难想像,一间极不起眼的老仓库内,藏着一位中国著名的装置艺术家。

  “超设计——2006上海双年展”虽然已经结束一年了,但是,上海美术馆曾经亮相过的装置作品《迷城》,却在今天仍被一些现代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事实上,现在存放在管怀宾工作室的那几十扇样式古老的传统中国木门,就是当初《迷城》的组成部分。而且,管怀宾借助凤山路9号老仓库的天时、地利、人和,构筑出了他心中的《迷城》。

  《迷城》是由近百扇旧门围成一座“迷宫”并与斜置状态的星塔交错构成的空间装置。所有的木门都经过打磨来传递一种木质材性,所有的岁月真实都隐匿到表象的背后。虽然“迷城”的形态最初来源于大船的龙骨和汉字的结构,也与城池或园林的回游相关。但营造的方式是隐约的,它们无序但有关联,这种关联来自于现场的即兴与感悟,就像面对棋子的布局凭靠一种在场的机智。

  管怀宾说,构筑《迷城》的这些旧门都是过去100年间中国各地使用过的遗留物,它们曾经作为空间与时间的过渡,作为内与外的界面,作为心灵与生活的对应物而印刻着时代的记忆,并隐匿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成为艺术的记忆和在凤山路9号的风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西子湖畔的艺术空间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实习生 周怡俊 2007-9-7 48256F32002924A64825734200095559[A1-刘一丁≈B1-黄采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