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们终于又“回家”了
· “企”字头上顶个“人”
· 省政府举行重点建议
办理工作座谈会
· 乐清屠氏兄妹当街赠送五千包子
· 农民为长兴县领导讲课
· 公 告
· 你的美德,给我力量
· 养猪场边小作坊 自诩要做“良心酒”
· 要闻简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人才交流中心已为5900多名人事代理党员组建233个党支部,流动党员们说——
我们终于又“回家”了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汪长江 廖小清
  “党员行千里,教育不断线,永葆先进性”,点击“浙江人才网”上的“党员之家”频道,一面鲜红的党旗就出现在屏幕上。这个由省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人员党委在网上开辟的“大家庭”,让5900多名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感受到“家”的温暖。

  记者发现,这个网上“大家庭”暖意浓浓。“党建论坛”上,很多流动党员争相介绍自己、交流思想,“支部活动”栏上,每个党支部将每一次的组织生活情况通过网络进行通报。中心人事代理人员党委下设3个党委、2个总支和233个党支部。目前,中心的人事代理党员正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加。

  为了不让一名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党委对人事代理人员中的党员进行逐个登记,根据党员所在行业、地域等情况组建基层党组织。因为很多党员工作在外地,中心就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成立基层党组织,让党员们近距离感受组织的关怀。中心还特别成立人事代理人员党校,利用节假日和晚上开展党员培训教育。

  最近,中心党委发起创建“党员创业俱乐部”,通过网上告示、自主报名、自愿组合,先后组建了服装人才沙龙、IT、园林建筑、营销人才创业俱乐部,让流动党员互助互帮,激励大家创业。

  党员单江平5年前从重庆大学毕业后来到杭州创业,现在是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人员党委第11支部的书记,从事网络工作的他还义务参与了中心“党员之家”的网页建设。“大学毕业后,很长时间处于没人管的状态,感觉我们这些流动党员像流浪的孩子,后来人才交流中心为我们设立基层党组织,大家的组织生活正常了。”他还告诉记者,他们支部的28名党员都工作在不同单位,现在经常通过网络互相交流近况,过组织生活,最近大家还打算组织一些献爱心的公益活动。

  不仅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也有了更多专业“指点”。中心党委下设的杭州爱丽芬服装有限公司党委目前有150名流动党员。公司党委书记张沂蒙说,在中心人事代理人员党委的指导下,公司党委以及下属的党支部工作更加规范和经常化。日前,在中心党委开展的“亮身份、比贡献”活动中,爱丽芬服装有限公司将每位党员的照片、名字、工作岗位都进行公布,让群众对身边的党员一目了然,这也让流动党员增强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激发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带头示范,奋发拼搏。“以前,是不是党员,别人也不知道,现在我们‘亮’出了党员身份,就更要有党员的样子,就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一位流动党员深有感触地说。

  第5支部党员赵国民勇救落水者,第66支部书记吕允富长期捐助失学儿童……流动党员爱心在行动,有了“家”的流动党员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我们终于又“回家”了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汪长江 廖小清 2007-9-6 48256F32002924A64825734D004A3729[A1-袁艳≈A5-汪长江≈A5-廖小清≈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