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第一代农民工回乡养老样本
· 金土红:
种种田,一年还有四五千
· 徐月星:
发财归来热心公益
· 让第一代
农民工
老有所养
· 何哲明:
儿子想建房,他又操旧业
· 洪 昌:
工伤致残,需扶持
· 楼兴银:
这样的调查早该做
· 楼洪星:
请回去当老师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楼兴银:
这样的调查早该做

  今年53岁的楼兴银,23年前辞去东阳罗屏中小学校长的职务,包了磐安至天台公路上的一段工程。从这年开始,他开始到外地做基建工程了。他说,除了做水库就是修路,5公斤的铁榔头在他手里,抡得跟课堂上的教鞭一样熟练。楼兴银赚了不少钱,家里盖了新房子,也买了一辆小轿车,积累了几十万元养老的钱。

  后来,身兼村书记的楼兴银,被吴宁镇政府的一纸任命叫回老家,在村里的一个风景区当总经理,负责旅游开发,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参照镇管干部每月领取2400元工资的那9年里,景区成了省级自然风景区,但楼兴银不知道自己倒贴进了多少钱。至少,他给自己准备的那些养老的钱花完了。而这几年自然景区停止开发,楼兴银已经无法实现当初设计的发展前景,景区产生不了经济效益,村里又没有其他集体经济收入,楼兴银干脆又去当起包工头。

  去年,他凭这几年在建筑这一行的经验,带了几个小年轻,在九江承包了一个体育场馆的内部装修。现在,他就在这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与老家两地跑。“自己开车,4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因为重操旧业给了他希望,也让他又感到年轻。

  8月31日,刚从九江回来的楼兴银,对我们的调查很激动。他说现在他们这批最早出去打工的人的养老问题,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毕竟这当中成为老板的还是少数,大部分农民工年纪大了,干不了,还是只能回家。有的带一些钱回来,但也带回来一身病。目前,回乡民工的养老和医疗都要当地来承担,村里集体经济比较好的,还好说,否则只能依靠子女和民政部门的救济。好在现在农村正在普及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让回乡农民晚年生活多了许多底气。他希望他们这些第一批农民工会有个幸福结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楼兴银:
这样的调查早该做
2007-9-6 浙江日报000132007-09-06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