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民间宁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工作
· “自下而上”的普查模式
· 情感共鸣产生的
民间文化保护原动力
· “民间倾听”,两个月归集30万条线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工作
  在成为普查志愿者之前,葛秀仙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一无所知。

  今年65岁的葛秀仙,是余姚市酱园街社区的居民,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普查,纯属偶然。

  从余姚电信局话务员岗位退休后,她在当地老年大学报了一个文史班。这个班以讲述余姚的人文历史为主,60多人的班级里,她任学习委员。今年5月底,来讲课的余姚文史专家诸焕灿讲起了余姚20多座桥的历史,而被誉为“浙东第一桥”的通济桥,引起了葛秀仙的兴趣。当年,正是这座北宋古桥,让原本是宁波江北慈城人的她,动了定居余姚的念头。

  “桥有着怎样的历史,桥体的对联寓意为何……”面对葛秀仙的种种疑问,诸焕灿建议她可以去报名参加民间普查员,“在那里,说不定可以找到更多的答案”。

  当天下午,葛秀仙报了名。普查员——这份有趣的“工作”,让她知晓了许多民间历史传说,也对普查工作来了兴趣。

  6月29日,社区打来电话通知葛秀仙,参加普查员培训。在余姚影城,葛秀仙看到了和自己同样身份的300多名普查志愿者,有大学生村官、文化站负责人、村里一些老艺人,很多都是熟人。

  “以老艺人居多”,葛秀仙后来才知道,这些老艺人是余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毛遂自荐的,别人推荐的,都可以成为普查员。

  培训有3个小时,讲课的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竺蓉。竺蓉讲了一个关于“宁波娘舅威信高”的典故,解释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葛秀仙一下子有了联想,在笔记本上写下两个字“啷哉”,这种余姚方言算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她的疑问立即得到了证实。在会场,人手一张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背面,葛秀仙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项目,有18大类,第一项就是民族语言。

  在这张表格里,兜揽生意时的吆喝、小孩过百日的穿着等等,全部囊括其中,这令普查员们大开眼界。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一项工作,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儿,也给他们即将开展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间消失了和即将消失的东西”,葛秀仙按图索骥,有了自己朴素的理解。

  根据要求,葛秀仙在8月中旬前完成了10多个普查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采访100多个人。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给每位民间普查员发了一个工作证,有效期为5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工作 2007-9-6 浙江日报000102007-09-06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