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胡锦涛会见澳大利亚西澳州州长
· 舟山民情调查队进村入户听民声
· 切实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吕祖善出访俄罗斯丹麦瑞士
· 小雨莲到县城上学了
· 一起感受道德楷模的力量
· 党员,冲在创新第一线
· “对得起老百姓”
· 开栏的话
· 坚持和完善农村“两员”派驻制度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得起老百姓”
——记省优秀共产党员、临安宫里村原党支部书记许茂盛

本报记者 袁 艳
  “我们是共产党员,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老百姓。”

  这句朴实的话出自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临安市宫里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茂盛。他不顾虚弱的身体,带着遗书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今年3月,许茂盛积劳成疾,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去世。时隔半年,记者再次走进宫里村,村民依然念着他的好。

  “茂盛书记给我们宫里村带来很多变化。”与他共事12年的村干部王新红记得,许茂盛上任时,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路边垃圾成堆,出门黑灯瞎火,烧饭洗衣要挑水……他心里急了:村子要整治,环境要好起来。有村干部露出畏难情绪:“我们村穷,哪来的钱?”许茂盛却说:“事在人为!党员干部要对得起百姓,要带头想办法,困难总能解决。”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筹了不少资金。

  对得起老百姓,许茂盛“苦”了自己。

  妻子张文仙见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奔波、脸色越来越差,埋怨他不懂爱惜自己。可许茂盛摇摇头说:“村里要办的事实在太多,我得抓紧。”

  村道建设列入康庄工程,村庄绿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短短一年多,村里就办了8件实事。这对一个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7万元的穷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村民王贤良说,大伙心里都明白,这些变化都是茂盛书记一趟趟“跑”出来,一天天“苦”出来的。

  对得起老百姓,许茂盛“亏欠”了自家人。

  村干部马再勇告诉记者,许茂盛为了垫付村里的开销,“藏”着发票不报销。每到年底,连交给妻子过年的钱都没有,家里的花销仅仅靠妻子每月打工赚的700元钱。

  外出办公事,他舍不得吃一顿像样的饭,不是啃面包,就是在路边小店吃碗最便宜的清汤面条将就,小店老板干脆称他“面条书记”。

  舅舅家地势高,水压不够,经常断水,想让外甥帮助解决。可许茂盛觉得村里穷,单独为一户人家接水管成本太大,不能为自家人开“小灶”。

  “对得起老百姓”,许茂盛用朴实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他走了,没给家人留下一样值钱的东西,但用自己的精神为党旗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对得起老百姓” 本报记者 袁 艳 2007-9-4 48256F32002924A64825734A0049A737[A1-袁艳≈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