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三墩不负“示范区”历史使命
· 古镇三墩誓为天堂增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9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重任在肩 踌躇满志
三墩不负“示范区”历史使命
——杭州西湖区三墩镇镇长邵国建访谈
  笔者:推进三墩现代化建设,对打造品质杭州、和谐杭州具有什么意义?

  邵国建:三墩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辖区内,推进三墩现代化建设,对于打造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创建和谐社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墩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三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依托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进驻,近年来,三墩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和西湖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倾力关注三墩的发展,把三墩镇打造成“游在杭州、学在杭州、住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示范区域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还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杭州示范区的战略规划,明确了以“概念浙大、湿地公园、水乡都市、孵化基地”的城西示范区的功能特征。

  同时,西湖区委、区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把三墩建设成为杭城西部的大型居住区、商业与公共服务中心。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无疑对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三墩定为和谐杭州示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在庆幸的同时,甚感责任重大。

  这次五里塘河项目的建设改造,我们将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和谐”、“品质”两大主题,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打造“品质三墩”、“和谐三墩”。

  笔者:在推进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三墩将如何发展?

  邵国建:我们一方面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大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品位。另一方面,我们又积极推进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转居公寓建设,规划建设6大农民公寓。几年来,已经有1000余户拆迁户住进了舒适的新居。

  连续几年,我们对部分行政村实施了大规模的村庄整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5年中共累计投入3400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村村有路灯、有健身点、全面实现道路硬化。我们还努力实现农业增效,通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都市农业,使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加快文化方面的发展,争取到2011年,三墩镇将初步建成一个占地150亩的文化中心广场,并成功创建省体育强镇和杭州城区首个国家卫生镇,力争90%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的标准。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社会环境常年保持和谐稳定,居民享受高品质生活。

  我们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力争在2011年,创建1~2个省级示范村。近年来,在推进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与发展带来的诸多实惠。

  笔者:这次五里塘河项目的建设,对居住在三墩的群众带来何种实惠?

  邵国建:通过这次对五里塘河地块的建设,为三墩群众将带来以下好处:一是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届时,政府将妥善安置拆迁居民的住房,并将美化周边环境,建设配套生活设施,从而让居民享受快捷便利的生活;二是将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前来投资,有力推动三墩的经济发展,从而增加三墩镇群众的就业机会。三是三墩的整体建设发展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也会随之发展,村民的收入也会随着提高;另外,因周边环境的发展,村民10%留用地也随着增值,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收益。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12 三墩不负“示范区”历史使命 2007-9-3 浙江日报000122007-09-03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