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生态浙江
3  
PDF 版
· 全省水环境质量三年来明显提升
· 污染减排,浙江在行动
· 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整治情况
· 浦江县三大行业近日通过现场验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污染减排,浙江在行动
  污染减排,浙江在行动

  编者言:            

  作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我省GDP、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7%、16.2%。

  而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的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削减目标责任书提出的环保要求,到2010年,我省化学需氧量要比2005年减少15.1%,二氧化硫必须比2005年减少15%。这意味着五年间,我省主要污染物的年均减排幅度至少在3%~4%。

  经济增长越快,污染减排工作难度越大。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环境成本保障经济建设?如何确保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使浙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这是我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广大群众的期待。

  上半年减排成绩单出炉:

  浙江COD减排全国第一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公报显示,我省化学需氧量(COD)减排幅度全国第一,为2.48%,同时我省二氧化硫的减排幅度列全国第四,下降幅度为4.05%。

  公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0.2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排0.77万吨;二氧化硫45.2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排1.91万吨;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6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4%。

  减排使出“硬招数”

  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是一系列铁腕举措。

  硬招一:减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项目。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减排工作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我省环境保护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全省会议,研究部署减排任务。各地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减排工作,制定了年度减排计划,并将减排任务分解到各行业、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治污项目。全省上下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减排工作格局。

  硬招二:全面加快推进各项减排工程。上半年全省有9个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投运,29个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负荷和处理效果,166家工业企业完成限期治理或新建污水处理设施,46家工业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130家工业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限产控制等措施。电力行业自去年以来累计完成30套135MW以上新老机组的脱硫项目,13家热电企业燃煤锅炉完成脱硫治理,关停了3家热电厂。全省累计淘汰375台水泥机立窑和245条石灰立窑。

  硬招三:持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开展了“飞行监测”行动,查处并曝光了一批超标排污企业。今年5月,由省整治办统一部署,省环保局、发改委、建设厅等9个省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促进污染物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6~7月份省经贸委、环保局牵头开展了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工作。1~6月份,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处罚环境违法案件4730件,处罚额达1.49亿元。

  硬招四:通过机制创新推进减排工作。我省制订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以及《老污染源排污总量削减计划实施方案》和《建设项目污染物新增量替代实施方案》。同时,还在排污许可、排污绩效考核、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努力建立减排工作新机制。

  浙江正以倒逼机制,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前所未有的力度,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态浙江 00016 污染减排,浙江在行动 2007-8-31 浙江日报000162007-08-3100008;浙江日报000162007-08-3100016;浙江日报000162007-08-3100014;浙江日报000162007-08-31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