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海洋的国际之争,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海底观测系统的竞争。这不仅是海洋科技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有军事上的重要性,必将成为海上权益之争的新手段。
在这场正在酝酿的海上竞争中,走在最前面的是美国。最早进行海底观测的,正是美国的海军。上世纪90年代起经过十多年的讨论,美国2006年6月底通过了由近海、区域、全球三大海底观测系统组成的“海洋观测计划(OOI)”,今年起建,计划使用30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海底观测网,即东北太平洋的“海王星”计划,在整个胡安·德富卡板块上,用2000多公里光纤带电缆,将上千个海底观测设备联网,由美、加两国联合投资,对水层、海底和地壳进行长期连续实时观测。
美国的计划已经在欧洲和日本得到响应。2004年,欧盟英、德、法等国的研究所制定了欧洲海底观测网计划,针对从北冰洋到黑海不同海域的科学问题,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精选10个海区设站建网,进行长期海底观测。日本长期以来特别关注板块俯冲带的震源区,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在其附近海域已经建立了8个深海海底地球物理监测台网,有的已经和陆地台站相联结进行地震监测;2003年又提出的ARENA计划,将沿着俯冲带海沟建造跨越板块边界的观测站网络,用光缆联结,进行海底实时监测。可以预料,海底观测网建设的国际竞争,在若干年内必将引发国际权益与安全之争。
近年来,在海洋“863”计划和地方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在沿海周边地区初步建立起航天、航空、海监船体等监测体系,提高了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预报能力,但其目标还是海面的环境监测和台风、风暴潮等的预警,并未涉及海底。好在海底观测系统的全面建设,即便发达国家目前也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国能够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着手,立即部署、尽快行动,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新的海上竞争中,争得主动。(本版稿件均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