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何振梁夫妇的奥运情怀
· “火花”世界擦出闪亮火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如果没有像何振梁这样的人所做出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在当今社会里享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罗格
何振梁夫妇的奥运情怀
■王梦悦
  今年夏天以来,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浙籍人士何振梁先后两次获得国际奖项。

  6月20日,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在雅典普尼克斯山顶向何振梁颁发了特尔斐奖。这是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传统。其得主都是国际上在文学、教育、奥林匹克运动中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6月27日,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宴请正在北京进行国事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和王后建议请何振梁也一同出席。在宴请结束时,西班牙国王走到何振梁前面,颁授给何振梁一个西班牙功勋章,上面事先签署了国王和西班牙外交部长的名字。

  今年4月,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在一个会上公开说,“如果没有像何振梁这样的人所做出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在当今社会里享有今天这样的地位。”罗格对何振梁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一)

  在国人的眼中,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何振梁是中国人的骄傲!但你也许不知道,当何振梁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用流利的英、法语动情的言辞作最后陈述时,听众席上有一双最热烈期盼的眼睛;当何振梁为北京申办奥运呕心沥血度过那700多个焦灼劳累、通宵达旦的日日夜夜时,他身边始终有一位风雨同舟冷暖相依的伴侣搭档;当何振梁两次经历宣布投票结果那激动人心的一刹那时,抑或悲伤难过抑或欣喜若狂时,早有一个人将抑制心脏病发作的药物为他准备好,以防不测,关怀备至。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这位女性就是何振梁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原《人民日报》记者梁丽娟。半个多世纪以来,何振梁将全部的激情都投入到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之中,很少有时间顾得上家。比他年长两岁的妻子梁丽娟以中国女性特有的贤惠与坚强,为何振梁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二)

  何振梁是这样描述与夫人的结合的:“这辈子我做了两个正确选择:一个是入党;一个就是与丽娟结婚。前者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是与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骄傲相联结的,后者使我找到了漫长人生征途上的忠实伴侣。”

  回忆起当年的相恋,何振梁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的神情:“我就有个念头,觉得她(梁丽娟)是我一辈子要找的人,有一天在谈论工作时我就把我的这个念头对她说了。”何老说。

  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的梁丽娟,早在1946年读书时就加入了地下党,她的英语水平很高,业务能力很强,工作更是出色,而且为人热情乐观、真诚正直。梁丽娟当时在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工作,那时何振梁和她同在一个部门,她当秘书,他当翻译;她是团支部书记,他是团支部委员。梁丽娟回忆起当年咯咯地笑:“那时我根本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时是在办公室谈工作,他突然冒出一句话,就是那个意思,哎呀,我整个都傻了,连脖子都僵住了。”

  梁丽娟回忆说:“振梁认为我是个性格热情乐观、又乐于助人的女同志,因此很钦佩我。也许我们两人性格、兴趣各方面共同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愉快地合作了一年多以后,有一天在议论工作时,忽然振梁觉得我就是他最理想的终身伙伴,他大胆地向我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一下子愣住了说不出话来。我们毕生美满的爱情生活就是这样有趣地开始的。”

  梁丽娟说,何振梁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好爷爷,我们两人连长相都很相似,在家里两人常常异口同声地说同一句话。50多年来,我们总是那么和美亲热,互相从没有大声说过话,更没有吵闹过。平时总是相互支持,自强不息。我过去是人民日报社的记者,早些年,报社派我去英国工作,我征求了何振梁的意见,何振梁非常支持,一口答应了。在那几年里,何振梁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三)

  申办奥运,这是10多亿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中国从国家领导到平民百姓几代人的梦想。从1991年正式申办2000年奥运会开始,何振梁就以全部身心投入到了申办工作之中。对于为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地位而斗争了几十年、终生从事奥林匹克事业的何振梁来说,能为祖国争取到一次举办奥运会的机会,这将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

  梁丽娟于1986年离休,之后她就将自己后半辈的余生,与何振梁从事的申奥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她说:“过去我们夫妇两人各忙各的,对于对方的辛劳知之甚少。申办奥运开始后,使我有机会直接分担他的忧愁,分享他的快乐,更加理解了他对争取申办成功的执著与追求。”

  在何振梁的眼中,梁丽娟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妻子,他充满深情地说:“应该说,娟子有娟子的事业,但为了支持我,她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或者说未能达到她预期的冲刺目标,除了她对整个家庭的支持外,她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

  蒙特卡洛,何振梁的伤心之地。1993年9月23日,北京遗憾地以两票之差负于悉尼,与2000年奥运会擦肩而过。43票,这是当年北京最后的得票数,为了这43票,何振梁夫妇曾走遍了世界各地,遍访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尽可能地为北京争取到宝贵的支持。

  在首次申办期间的3年内,何振梁的飞行里程大约64万公里,等于绕地球16圈。由于经常在国外,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何振梁夫妇每次出门前都要给两个孩子留下个短信,让孩子在他们万一回不来时再拆开……这不是杞人忧天,实际情况确实有这个必要。

  据何振梁回忆,他曾去国外拜访一位委员,当时,那位委员给他订了一个房间,而当地中国大使馆却接到消息,那个旅馆可能会发生爆炸,当时他考虑到委员订的房间,要是不去会有失礼貌,他还是坚持住了进去。结果第二天他起来一看,大使馆的同志怕他发生意外,通宵都守在门外。“还有一次,我们一起飞往一个国家,当地有一个叫‘城市游击队’的恐怖组织,我们住在一个高层宾馆里,门口住有防暴装甲车和特种部队,对面也是一栋高房子,房子的玻璃全都被炸碎了,只剩下了空框子。”每次回忆起这些,何振梁就后怕。“就算不到危险地带,遇到危险的概率也有几百万分之一,所以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写一封遗书。”何振梁说,“还好,这些遗书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打开过,不过我希望永远也不要被打开。”

  (四)

  为什么北京第一次申奥时有何振梁的夫人梁丽娟参与呢?这还得从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习惯说起。何振梁说,委员们有一个传统,一般夫人都会跟随丈夫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一些会议的东道主都为夫人们单独组织一些参观访问活动。

  为了争取到委员夫人们的支持,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别出心裁地成立了“夫人工作小组”。 何振梁笑着说:“枕头边的话有时候比任何人的话都重要,因此夫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于是,梁丽娟便肩负起了这项重要的任务。夫人们都说,如果夫人有投票权的话,上一次北京不会落选。

  梁丽娟在谈起与国际奥委会委员夫人们的交往时说:在国外,每当何振梁必须留在会场里时,她就去参加一些何振梁顾不上去参加的活动,尽可能地同委员夫人们打成一片。在与委员夫人们的接触中,她很少谈论申奥的事,而是与他们议论家庭、谈如何教育孩子,在拉家常中增进了解。每当外出旅游时,她总是有意识地带上相机,给他们拍照留影,然后把相片寄过去。就这样,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使她们成了好朋友。何振梁、梁丽娟夫妇就这样一搭一档地相互配合着做申办工作。在国内时,何振梁向邀请来的委员们谈工作介绍情况,梁丽娟则陪着夫人们参观名胜古迹。

  从1992年起到上次申办结束,梁丽娟还一口气在《新体育》杂志上连续撰写了《艰难的申办历程》等系列文章。这期间,梁丽娟有好几个月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赶时间翻译了《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这本萨马兰奇的传记,趁他来参加上海第一届东亚运动会时出版。在首发式上,萨马兰奇高兴地伸开双臂,将何振梁和梁丽娟夫妇揽在怀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梁丽娟与萨马兰奇的夫人比比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比比斯去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萨马兰奇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梁丽娟接连写了3封长信,由何振梁翻译成法文后寄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看后深为梁丽娟的真诚所感动,在复信的结尾署名不是“萨马兰奇”,而是“胡安·安东尼奥”,这是萨马兰奇的小名,一般只有家人才如此称呼,可见梁丽娟在萨马兰奇心目中的地位。

  (五)

  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奥获得成功、一辈子为之奋斗的愿望终于实现的那一瞬间,何振梁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在看到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是哽咽地听完我的陈述时,我想我能做到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了。”作为妻子,此时梁丽娟最懂得丈夫的心情:“8年前振梁强忍着泪水,强迫自己微笑着来面对世界众多媒体,为的是要表现出中国人永不屈服的那种气度,而这次振梁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任其流淌。申奥成功,振梁这辈子没有遗憾了。”当时他们两人都泪流满面地接受着各位委员和夫人们的热情祝贺。说起“7·13”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两位老人的脸上同时荡漾起了微笑。

  自从北京申奥成功后,何振梁夫妇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上了年纪,但申奥成功后这些年一直都很忙碌,估计在奥运会前很难再有大块的闲暇时间,但愿奥运会结束后,能有机会找回个人一些空间,一享清静,处理一些私人事务。”78岁的何老言语之中依旧带着几分不确定性。何老夫妇现住在一起,他们的一双儿女各有住处,因为怕影响到二老的工作,再加上知道二老喜好清静,平时偶尔来看望一下他们,更多的还是在电话中问候。外面的人如果不与何老预约,能打通他家电话的,这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因为两位老人时常要在国内外飞来飞去,就算呆在家里也经常是应酬不断,一个星期三天要在外面开会,三天外出讲课,剩下的一天还得计划和准备下一周的工作,所以很少能抽出一个休息日来。

  2008年已经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奥林匹克之火将在北京熊熊燃烧。2008年8月8日这一天,何振梁夫妇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除了在这一天能健健康康地出席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外,何振梁老人还有一个心愿:“假如身体状况允许、北京奥组委同意,我想举着火炬跑一段,这将是我终生的梦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何振梁夫妇的奥运情怀 ■王梦悦 2007-8-24 48256F32002924A64825733D0006FC66[A1-黄采君≈B1-黄采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