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提供理论支撑
· 以理论创新
推动创新创业
·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
· 让全省人民
共享发展的成果
· 创业富民体现了以人为本
·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成果产业化
· 营造有利于
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要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理论创新
推动创新创业

蓝蔚青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一路径选择抓住了浙江经验的精髓,是对创新创业的浙江特色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提升,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创业是创新的强大动力。创业者的事业追求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创业者的自主地位使他们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并且能够保障他们享有创新带来的收益。创业的开拓性又必然要求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今后五年,是全面提升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增强浙江的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在推进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如果说,以前我们主要是靠创业推动创新,那么今后就主要是靠创新来提升创业。所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突出强调今后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并且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

  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要以创业富民为动力,创新强省为导向。人民群众不仅是发展主体,而且是创新主体。要充分发挥浙江人民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传统优势,运用创业推动创新的成功经验,不断强化创新动力。要重视广大群众在创新中的作用,把全民创业进一步引向全民创新,全面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对于推进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十年来,我们靠改革消除了创业的障碍,巩固了创业的成果,创新同样需要改革的推动和保护。要通过深化改革,突破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再创我省体制机制新优势。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浙江的创新创业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社科工作者有条件也有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提供理论支撑。

  用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业,就要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推进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方面的理论创新,为全民创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人走创业创新之路。

  用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业,需要对省内外、国内外的创业创新的经验教训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技术进步的发展规律和最新趋势,把握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的互动共进关系,找出阻碍创新的主客观因素,为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能够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政策体系,增强创新创业动力,保护创新创业成果,提高创新创业绩效,提供理论指导,构建制度保障,营造舆论氛围。

  用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业,还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推进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不仅需要大力弘扬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精神,而且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来指导各级政府自觉转变职能,正确履行职责,为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的社会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以理论创新
推动创新创业
蓝蔚青 2007-8-20 48256F32002924A648257338000AAF84[A5- 蓝蔚青≈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