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浙江47名码头工人上大学
· 码头就是课堂,整套课程设计“独一无二”
· 曾给100多人上过课的“大班长”
50岁这年圆了大学梦
· 第一个为港口代言的农民工
有着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 让农民工早日成为技工
· 纯粹靠体力挣钱的时代,总有一天要终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曾给100多人上过课的“大班长”
50岁这年圆了大学梦

  他们是吊机司机、集装箱卡车司机、理货员、气焊工、输送带操作工……还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们上课的那个教室,墙是刚刷过的,没有任何花哨的布置,只有民工们自己在后面的墙上贴了8个字:“提高自我、实现自我”。

  港口的兴衰,每一天这些工人们都在见证。站到码头高高的集装箱前,看着排列得越来越密集的到港船讯报表,丁斐章有理由对这个地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在这里工作了17年之后,他的专业经验也足以让年轻的工人们来学。

  港口曾经组织的“起重机械指挥培训”,“大班长”丁斐章就被请去上课,台下黑压压地坐了100多人。大型港口机械,除了一个驾驶员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地面指挥人员,指挥员的手势并不统一,种类很多。碰到要给工人们讲镇海港区最通用的手势时,丁斐章最有发言权,他说,这些东西在教材里都很难找到。

  50岁的丁斐章以为自己的大学梦早在多年之前就留在了老家新昌县回山镇。却没有想到,时隔多年还能重回课堂。

  第一批大专班里,有好几个工段长、班组长,他们的学习劲头都很足。“他们也知道,这会是一个自身发展的绝佳机遇。”梁鑫林说,现在的农民工,很多已经不再为生计担心,他们有更多的理想和追求,社会更应该关注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36岁的李国友相貌堂堂,从他身上已经很难找到“泥土”的味道。从安徽淮南的农村老家走出来,至今已经15年了。现在,李国友是镇海港的一名货车司机,每天要跟载重15吨的自卸车打交道。

  在78个驾驶员的班组里,李国友现在是副班长。开车,他已经是一把好手了,但是他被赋予的期望还有很多。如果三年之后,李国友可以顺利完成培训的课程,那他将会是这个班组的第一名大学生。

  领导也希望他多学一点,以后可以脱产出来做一些管理的工作。驾驶班的管理包括日常车辆维护,驾驶员安全教育,以及分派工作。在码头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有时按计件为标准,有时是计时工资。派工并不是件简单的活儿,既要注意各人工作量的平衡,有时还要协调不同的工种。

  李国友希望,从理论上系统学点管理的知识,即便暂时用不上,也可以对工作流程更加了解,有的时候还可以提些合理的建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曾给100多人上过课的“大班长”
50岁这年圆了大学梦
2007-8-14 浙江日报000102007-08-14000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