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电子政府”后面的清晰责任
· 被新技术改变的行政习惯
· “电子公文”背后的行政新变化
· 香港特区的“电子政府”
· 文书的新职责
· 政务公开的又一渠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香港特区的“电子政府”
  如今在香港,市民安坐家中便能获得24小时的政府服务已不是梦想。目前,香港有六成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其中有七成使用过“电子政府”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职位空缺、报名参加公开考试、换领驾驶执照及车辆牌照、申领长者卡以及购买统计数据和政府刊物等。

  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已达200多个,每天向市民提供50多个政府部门相关信息,以及包括预约换领身份证、预约递交结婚通知书、缴交各种政府费用等约180项网上公共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署长黄志光对香港“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24(小时)×7(天)×36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电子政府”将超越传统政府部门服务上的时空限制,为市民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方式,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而显得更加方便、透明。香港特区政府所有的决策局和部门均已设有中英文网站,而政府资讯中心网站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政府网站。政府经常就重要的政策建议或社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咨询公众意见。市民可透过各决策局和部门的网站与政府接触,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在“香港政府新闻网”上,开辟了“读者来函”等专栏。

  “电子政府”也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香港“电子政府”建设始于1998年,其宗旨是以高效率和“以客为本”的方式为市民和商界提供融合的电子服务,其远景目标是提供效率更高及质素更佳的公共服务,并鼓励及推动私人机构及大众更广泛地采用电子商务处理事务。1998年,香港发表“数码21新纪元”信息科技计划,并通过实施“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开始加强对香港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信息服务,迄今已投入资金300多亿港元。到2003年底,香港已为九成适合电子化的公共服务机构提供了电子服务平台,特区政府各部门已全部上网,并配备电脑网络和内联网。

  在此基础上,香港于今年出台“数码21”新计划,提出把“电子政府”计划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以提高“电子政府”服务使用率。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计划,就是通过多项电子方式把政府各部门连接起来,形成“联合式电子政务”,其中包括多用途智能身份证、综合刑事执法处理程序、营商入门网站等。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香港特区的“电子政府” 2007-8-13 48256F32002924A648257333002706C5[A0-新华社记者≈B1-周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