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高质低价”如何保证
· “打开音乐之门”:坚守“低价”13年
· 打开音乐之门,迎来的不只是孩子
· 打开音乐之门,展示的不仅是音乐
· 艺术普及仍需多方努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打开音乐之门,迎来的不只是孩子
  据“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活动的“掌门人”——中山公园音乐堂总经理徐坚介绍,“打开音乐之门”系列音乐会始于1995年。当时,渴望接触高雅艺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日常需求,尤其是有很多家长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教育,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但由于很多演出票价相对较高,对于大多数听众和家庭来讲,是超出他们的消费能力的。因此他们考虑:推出一个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系列音乐会。

  在这一项目设立之初,他们就确定了三大原则:一、“低价位”确定为首要前提;二、虽然票价低,但要保证音乐会的水准;三、要符合青少年的欣赏特点,比如一些演出请音乐会的艺术家现场讲解,要安排一些木偶音乐剧之类的节目等。

  由于一直坚持“低价高质,通俗易懂”的原则,“打开音乐之门”这一系列音乐会名声日渐响亮。在今年7月13日2007年度“打开音乐之门”活动的开幕式上,很多接受采访的家长纷纷表示“很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系列演出”,“关注这个活动很多年了”,不少家长和孩子更是这个系列音乐会的“老主顾”。“我每年都来看‘打开音乐之门’,开幕式闭幕式都不会落下!我还知道每年闭幕式的最后一个节目,都会是我最喜欢的进行曲。”在自忠小学读四年级的王子珩,略带得意地向记者“炫耀”道。

  记者观察发现,来看演出的孩子当中,7~12岁的孩子居多。一位从事与音乐相关工作的家长田先生认为,让10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接触音乐会,是个比较合适的时机——太早难以理解音乐,太晚又不容易培养兴趣。田先生表示他自己关注“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活动多年,但今年才决定有选择地带着自己10岁的女儿来听上几场。不过,也有的家长比较“心急”。记者在现场见到的年龄最小的观众,是只有3岁的郭宇博。面对着来自法国布列塔尼青年交响乐团的乐手递过来的,想让他感受一下的吉他,害羞的小宇博却连忙回头抱住妈妈的腿。即使这样,郭宇博的妈妈王女士依然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越早接触音乐会越好:“孩子还太小,估计不能理解到什么东西,但是我至少要让他对音乐多一些视觉方面的直观印象,所以一定要带他来看现场演出。”

  不过,虽然“打开音乐之门”是主要面向青少年的音乐会,但记者在观众的队伍中发现了不少既不是孩子,也不像家长的人。他们有的是在校的大学生,有的是年轻的情侣,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是高雅音乐的忠实“粉丝”。看来,“打开音乐之门”迎进来的,绝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更多的热爱音乐的人。

  不过,对这些喜欢音乐的成年人来说,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打开音乐之门”系列音乐会会不会比较“浅”?“我觉得音乐是不分年龄的,我喜欢音乐,我就来了。”正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的李苑的这一番话,相信能够代表很多人的心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打开音乐之门,迎来的不只是孩子 2007-8-6 浙江日报000102007-08-06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