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初入职场如何转换角色
· 留住爱心
· 杨桂女醒了,笑了
· 本报报道引发网友深入讨论
· 马路边上也能学到健康知识
· 留住爱心
· 白领怀孕,公司安排当清洁工
· 病房里来了53名陌生探访者
· 钱江潮卷走数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东胜街道一外来务工人员患严重胃溃疡,短短15天收到1万多元捐款
病房里来了53名陌生探访者
  本报宁波8月2日电 (记者 李月红 江东区报道组 陈伟奋) “我不认识你们,但我要感谢你们曾经给病中的我,带来那么多帮助。能够在你们身边工作我感到很荣幸。”今天,在宁波市东胜街道泰和社区的几个路口出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写信人是从安徽来泰和社区做保洁员的董于好,他要感谢的是泰和社区曙光一村的530户居民。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来宁波不到两年时间的董于好,在泰和社区谋得一份保洁员的工作。7月13日凌晨,一阵剧痛袭来,40岁的董于好被妻子送到鄞州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董于好患了严重胃溃疡,需要住院治疗。

  “董师傅住院了?在哪个医院?”一大早,细心的居民发现董于好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小区里,董师傅住院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曙光一村。“老董,我来看你了,生病了放宽心,才好得快呢。”社区老年活动室管理员叶丽芳第一个来医院探望他,两手提满了营养品,这时离董于好住院才不过两个小时。

  从住院的第一天起,董于好的病房开始出现络绎不绝的探病者。社区保安王一敏送来了200元钱,60多岁的杨阿姨将省下的200元钱送到医院……

  在众多的探访者中,更多的却是叫不上名字的陌生面孔。住院第三天,一位近80岁高龄的大妈出现在病房里,董于好一愣,“阿姨,我认识您吗?”原来阿姨是曙光一村的居民陈桃英,得知董于好住院,陈阿姨冒着高温,在社区挨家挨户替他筹集医药费,仅仅一天的时间,就筹到2020元,专程为他送钱过来。董于好纳闷了,自己没特别帮助过居民,怎么会收到这么多捐款。陈阿姨笑了,“一到下雨天,小区里积水楼道的铺路石都是你帮忙垫的,大家都记着你的好呢。”

  不相识的外来农民工,也来到了董于好的病床前。上周,一位自称安徽老乡的男子,一进病房,就掏出1300元钱,“兄弟,我认识你,我在曙光菜场做生意。咱什么话也别说,收下这点心意。”浓浓的乡音,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出院时,这位不知名的老乡又出现在病房,将董于好送回家。

  7月31日,董于好出院了。在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一笔笔捐款金额,而捐款人一栏大多是空白,或写着“曙光菜场”、“14幢2楼阿姨”等53位陌生好心人。今天,董于好即将踏上回乡养病的旅途,他寻思着如何报答这些好心人,妻子建议写一封感谢信,董于好连夜请来表弟,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8 病房里来了53名陌生探访者 2007-8-3 48256F32002924A64825732B0035FBD5[A2-李月红≈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