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美国生活中的
“made in China”
· 我只是想让美国人知道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
· 跑了两个星期
咬咬牙买了昂贵的意大利童鞋
· 声音
· 丈夫“健忘”儿子反抵制
以后十年都不再有勇气尝试
· 美国的圣诞节
成为“中国制造”的节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只是想让美国人知道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

  “12月31日是我们家‘拒绝中国’的最后一天。没有中国货的一年,生活简直是在与家人的争吵中度过的。我试图证明‘中国制造’并不能影响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段话摘自美国专栏作家萨拉·邦乔尼上月底出版的新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邦乔尼并不是个贸易保护主义者,尝试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也不是为了抵制中国商品,她的目的只是想让美国人明白,他们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关联是如此紧密。

  在该书7月上市前的一次访谈中,她说:“我希望这本书是友好的、不带任何价值判断。我想通过它说明,普通人是如何与全球经济发生联系的。”

  的确,就像经济学家纳罗夫(Joel Naroff)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的那样,美国2006年进口的1.7万亿件商品中,约15%来自中国,其中多数是沃尔玛或其他零售商的常见商品,这些都是美国低收入、甚至中等收入家庭的日常必需品和小对象。

  作为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Baton Rouge)的一名商业记者,邦乔尼报道国际贸易已有10个年头。她说:“我曾看过美国商务部的贸易统计数据,和中国的贸易额常常是以数十亿美元计算的,但总觉得那和我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但这一年的经历,让她重新思考“中国和我之间的距离”,“在把中国推出我的生活之外后,我得到一个‘中国已经深深介入我们生活’的结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我只是想让美国人知道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
2007-8-3 浙江日报000102007-08-03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