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美国生活中的
“made in China”
· 我只是想让美国人知道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
· 跑了两个星期
咬咬牙买了昂贵的意大利童鞋
· 声音
· 丈夫“健忘”儿子反抵制
以后十年都不再有勇气尝试
· 美国的圣诞节
成为“中国制造”的节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跑了两个星期
咬咬牙买了昂贵的意大利童鞋

  2005年1月1日,联合抵制中国产品开始。邦乔尼有时很难过将她的丈夫凯文、5岁的儿子韦斯和刚学走路的女儿索菲卷入这样的试验,因为韦斯在这段时间度过了不那么快乐的5岁生日。

  邦乔尼对家人说:“中国商品会等我们一年的,他们会把我们带回到现在的生活。”

  坚持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改变购物习惯更需要很多力气:他们像侦探一样,在商店里不断翻看每一件商品的产地,如果找不到非中国产的商品,那么只有放弃。不小心看错了还要去退商品,不开伙,不吃橘子,天天都是噩梦。

  第一次大麻烦是四岁儿子韦斯的球鞋问题。原有的鞋已经太小,无法再穿。为了给他买一双新鞋,邦乔尼四处找寻,弄得疲惫不堪。他们试着找一双不是中国产的运动鞋。结果他们发现,阿迪达斯,是中国生产的;锐步,也是中国产的;他们想象中应该还在美国生产的纽巴伦鞋上竟标着:产地中国,原材料来自美国。在经过两周的奔波之后,邦乔尼终于再也受不了,花68美元给他买了一双从意大利进口的运动鞋。而一双中国产运动鞋才10美元,这让邦乔妮着实有些心疼。

  慢慢地,邦乔尼不得不承认只要继续坚持不用中国商品,她就必须习惯这种费时费钱的购物过程。几周后,她又花了60美元给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

  随后的麻烦更是接连不断:为了给丈夫的生日蛋糕买蜡烛,邦乔尼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买到,最终不得不在厨房里找出一盒落满灰尘的但仍印有“中国制造”标志的蜡烛来,将就用了一下。

  一个旧抽屉从1月起就拉不开了,但却找不到非中国制造的修理工具。凯文在超市里找修理工具时,发现全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不得不把它们放回货架。

  咖啡壶坏了,没买新的,因为全都是中国产的。那一年,邦乔尼一家用罐子先煮好,然后倒进过滤器里,才解决喝咖啡的问题。搅拌器坏了,没有办法修好,因为刀片都产自中国。电视机坏了,也只能让它坏着,因为大多数零件来自中国。

  “那种日子,就像每天都在野外露营,基本的日常用品都没有”,邦乔尼差不多感到绝望了,“那是一个漫长的、炎热的、极其狼狈的夏天,我们用旧式捕鼠器抓了4只老鼠,因为新式的也是中国制造的。我丈夫只能穿着两只不配对的拖鞋在沙滩上走来走去,那还是我母亲从车库里找出来的。”

  “还有比这更艰难的生活吗?”凯文不断这样自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跑了两个星期
咬咬牙买了昂贵的意大利童鞋
2007-8-3 浙江日报000102007-08-03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