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临海农民联村互动“种文化”
· 村里来了“文化教练”
· 家长落实有点为难
· 众多老艺人“重出江湖”
“海味”渔歌重新回荡
· 杭州人要有自己的交响乐团了
· 吴山将添人文新景
· 有作家痛斥,此说极不负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众多老艺人“重出江湖”
“海味”渔歌重新回荡

  本报舟山8月1日电(通讯员 黄朝波 炜平 记者 谢国平) 7月11日,本版报道了《“大海的声音”不能就此消逝》一稿,在当地引起反响。今天,在桅樯云集的东海嵊山渔港,处于伏休期的渔民正在港边广场上举行纳凉文艺会,一首首古老的歌谣又重新荡漾在渔民的耳旁。“日落西山(啊)灯光明,几万渔船拔洋来,船船鱼满舱……”

  在嵊泗县嵊山镇,二十多首几十年“断绝音讯”的民谣和渔歌,重新回荡在海港。嵊山岛昔日渔歌手、今年82岁的沈阿三老人感慨地说:“原以为这些小调要被自己带入‘棺材’,没想到如今在晚辈中唱起来,心里不晓得有多高兴。”在岛上,有着沈阿伯一样喜悦的还有另外20余名老人,他们的渔家文化如今后继有人。

  嵊山岛地处舟山渔场的中心,当地有打网结、拔长篙、打号子、唱渔歌等独特的渔家文化。然而,这些渔文化现在已被淡化,有的甚至失传。为了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去,当地开始了拯救大行动。去年年初,岛上20余名老人被列入了镇文化艺人档案,并由他们组成“救护队”,帮助搜集挖掘各种传统渔家文化。沈阿三老人年轻时从长辈那里学到了许多渔歌小调,这次,镇上请他“出山”献艺,老人一下子唱出了8首渔歌。今年64岁的王信岳老人也不甘“示弱”,昔日盛行船头的《渔民撒网调》一个接一个哼了出来。岛上众多老艺人纷纷“重出江湖”,渔歌小调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

  受此影响,渔民王友国联合其他渔民组成渔家民乐队,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巷传唱渔歌小调,还准备制成碟片,永久地保存起来。舞龙、舞马灯是嵊山的传统民间艺术,老艺人朱永祥主动组织学生和年轻人,进行排演。在老艺人的训练下,这支年轻的马灯队和舞龙队正日趋成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众多老艺人“重出江湖”
“海味”渔歌重新回荡
2007-8-2 48256F32002924A64825732A002EF1CD[A2-谢国平≈B1-周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