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傍晚,“上海华联超市瓶窑768店”3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内,节能灯照得货物熠熠生辉,营业员正在整理货架,迎接晚饭后营业高峰的到来。
如果不是特别说明,人们也许很难辨认,这正是一家由永嘉农民开设的超市。店主正是提出“超市整合建设”的胡定有。
在老胡开办的几家超市中,瓶窑挂的是“上海华联”的牌子,富阳挂的是当地品牌“华辰”,只有绍兴一家挂的是自有品牌——“家乐联华”。
以一万家超市计算,每年销售额500万元,就是500个亿的年销售额,称得上是全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的巨头。然而,对于整合永嘉超市、打造“中国沃尔玛”的难度,胡定有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最大的难度还在于观念。“你叫别人来参与整合,怎么向他们说明整合后的好处?他们在意识上能否接受?一万个农民,能否都看得那么长远?”
目前,和许瓯刚启动的调研项目类似,胡定有所做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一家家地发放“永嘉县超市基本情况调查表”,了解营业面积、从业人员、超市业主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对永嘉在外开设的超市进行一次系统的“摸底”。
以杭州地区为例,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杭州永嘉商会的工作人员亲自到每一家超市,“通过聊天掌握真实、详细的信息”,但这对于商会来说,是一件耗时、耗工的事。
胡定有打算为此花上几个月时间,因为,了解各个业主的意向,同时也是宣传统一品牌、统一进货渠道等好处的过程,将是日后整合的基础和关键。
令“整合经营倡导者”最头疼的问题,是农民文化素质的良莠不齐。朱清众说,最典型的表现是,超市开得很大,店主可能“只读了几年小学”。以他的经验,3000平方米以内的超市,可以通过70人左右的员工队伍实现家庭式管理,而在3000平方米以上,以目前永嘉农民的实力,管理水平往往无法跟上。
关键还在于“人的因素”。看到这一点的朱千猛,前几年与同乡朱春雷一起到上海交大读MBA,今年又开始在复旦充电。
在将上海郊区的超市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同时,朱千猛还于去年开办了“超市培训公司”,针对广告设计、电脑操作、礼仪等16个与超市相关的专业设立课程,他本人也给学员上课。
朱春雷走得更远。他在上海成立的“花坦乡物流中心”,已经有与跨国公司直接谈生意的经历,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想让他谈谈计划中的永嘉土特产物流中心时,朱春雷正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谈话因此而暂时终止,但永嘉人探索的脚步却仍在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