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紧急事件发生!”“快来,需要帮助!”……这些没有时间、地点,甚至不知发生何事,让人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报警短信,最近让民警特别苦恼。据了解,我省短信报警开通半个月,却有超过半数的“短消息”需要民警二次询问。对于短信报警这个“新事物”,不少群众还不能准确使用。
最让接警民警费思量的,是对违法短信的报警。据统计,在已收到近千条报警短信中,举报银行卡诈骗、兜售假发票、骗打手机等违法短信,约占了七成。因这些诈骗手法经媒体多次曝光,已被大众熟悉,群众纷纷通过转发短信进行报警。
可是,绝大多数群众向警方短信报警时,却忘了把那个罪魁祸首——“发给你短信的手机号”告诉民警,结果给警方在判断“是骚扰,还是报警”上造成困惑,不得不再次打电话或发短信向报警人二次询问,浪费了时间和警力。
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其实在举报违法短信时,只要在原短信上稍加说明就能讲清楚,如:“收到13×××××发来一条诈骗短信,内容如下:……”就能方便民警识别。
还有近百条短信因缺乏关键信息,比“哑谜”还难猜:一是没有地址的,看完短信都不知道哪里发生了案子。有一些报警短信未写明具体的县(市、区)名,因110短信报警服务台设在全省各地级市公安局,接警员不得不发短信进行二次询问。二是案件描述含糊其词。有的短信看起来语气很急:“某地有紧急事件发生”,可到底是偷盗、抢劫、绑架还是煤气中毒?内容模糊不清,都给警方处置造成困难。三是没能有效利用参照物。湖州一位乘客在大巴上短信报警称,该车严重超员,可当民警询问车辆方位时,乘客却回答不上来。据了解,在行进中的客车或人生地不熟环境下报警,要利用周边的指示牌、出入口、典型标志物等有明显特征的参照物,让警方准确定位并快速处警。
据悉,因短信报警的号码较长,不少人习惯将号码存入手机通讯录,同时在手机上设置了“家里有人盗窃”、“救命”等报警内容。时值暑假,因家中小孩不小心触碰键盘、或玩耍手机等原因造成该类短信,甚至空白短信发到110短信报警台的情况已发生数十起。
7月19日,宁波110指挥中心还发现一名男子通过短信报假警。当日凌晨,该男子在醉酒后虚拟了自己被人抢劫的短信内容,发送给110短信报警平台,民警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却发现“报警人”已醉得不醒人事。该男子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
“短信报警只有准确才能有效,”警方表示,报案时应把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性质简明扼要写清楚。基于短信存在延时、丢失的可能性,在向警方报警的同时,还应同时向亲属、朋友发短信由其代为语音报警,既提高报警的可靠性,也有助于警方更多地了解报警人和案事件信息,提高处置效果。同时,110短信报警服务网络是公共服务资源,一旦发现有故意报假警或发送骚扰短信者,警方将严肃处理。(本报杭州7月2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