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军队同龄的叶正大出生在一个风云激荡的时节:1927年8月。此时,父亲叶挺正率领着南昌起义部队一路南下。
南昌起义,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和第11军军长。同年12月,叶挺又与张太雷等领导了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
在起义中曾提出部队应该撤出广州的正确建议的叶挺,竟受到了当时犯“左”倾错误的广东省委和共产国际的无理指责和不公正待遇,被冠以“动摇”“消极”之名。
性烈的叶挺从此流亡海外。
在长子叶正大的记忆里,暂居澳门的那些日子里,工兵出身的父亲常常自己捣鼓小炸药,那是父亲少有的开心的时候。
是军人,却参加不了轰轰烈烈的征战;是老党员,却脱离在党的事业之外。背负着双重委屈的叶挺异常苦闷。
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叶挺举家回迁。在漫长的10年等待之后,叶挺迫切地想要回到抗日一线、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在延安见到毛主席时,父亲提出入党,但毛主席说现在不入党更好。”叶正大回忆说。
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叶挺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出任军长。叶挺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叶挺被非法扣押。命运多舛,这位“北伐名将、抗日先锋”在长达5年的囚禁生涯中又一次品味了人生的冤屈。
在父亲辗转各地的监禁岁月中,全家曾有过短暂的相聚。
一天,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叶挺叫来他们围成一圈。“从明天开始,你们的名字全部改掉!”叶挺为原名福农的老大改名“正大”,老二福麟改为“正明”,最为疼爱的女儿则取名“扬眉”。
叶挺说,你们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正大光明、扬眉吐气”!
1946年3月4日,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出狱的第二天,叶挺就写下了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入党申请书。3月7日,中共中央复电叶挺,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战友们为庆贺叶挺出狱和重新入党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叶挺说:“我迫切想到延安去,到人民中间去,贡献自己的一切!”
4月8日,叶挺、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奉命由重庆飞往延安时,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
还没能看到黄土地上高高飘扬的党旗,更没能盼来新中国,第二次入党仅一个月的叶挺永远倒在了50岁的年轮上。
或许,那首写于牢中、被一代代后来者吟诵的《囚歌》,就是这位共产党员最好的墓志铭——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新华社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张汨汨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