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一位老将军的军旅记忆
· “浙江可是我的第二故乡哟!”
· 《英雄儿女》中“王主任”的原型
· 在闽西老区探访红军的足迹
· 毛泽东夸奖的“红军小画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遗址、石碑、一所所老旧的房子,蕴藏着红色的记忆。
在闽西老区探访红军的足迹
■祝肖波
  看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总会泛起一种别样的感受,或是激动,或是震撼。当年红军面对种种艰难时的那份执着,足以令人感动。前不久,在家人的提议下,我们全家从宁波出发,经福州入闽西(福建龙岩),去探访红军的足迹,走近了那段神秘的历史。

  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来往车辆不多,道路曲曲折折,预示着这次旅程的艰辛。一路上,透过车窗能看见的,只有两边棕红色的土地,鲜艳而肃然。山盘山,经过一道道弯,能望见的依然是崇山峻岭,丝丝的白云从眼前的山间拂过,偶尔路过一个小村落,还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

  就这样顺着“S”形山路弯转颠簸,我们到达第一站——连城县新泉。1929年12月初,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从长汀来到这里,进行著名的新泉整训,为即将召开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红军战士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也是在这里明确的。

  我们下了车,根据路牌的指示,在镇上的小弄堂里不停地穿梭,寻访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的住所——望云草室。看似如此大气的名字,其实只是几排破旧的矮屋,几间窄小的房间内,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如此而已。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想想当时革命前辈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工作,条件之艰苦超过我们的想像。那时候毛主席写文章,并没有资料可参考,但他有对当时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充分调研并总结,有对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必胜信念。而中国革命这些“星火”,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最终燎遍了全中国。

  翻越一山又一山,汽车缓缓地进入上杭县古田,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泥土的芬芳,恍若走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远处有一座古旧的院子,外面悬挂着“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鲜红大字,那就是我们要探访的古田会议原址。

  从历史课本中了解到,古田会议是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一次相当重要的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院子边有个戏台,当年被红军用作阅军台。前面的一片空旷场地,是当年红军的练兵场。在古田镇赖坊村“协成店”的楼上,有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1930年1月的一个晚上,毛主席就是在这里给林彪写了一封近万言的回信,批驳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论调,这就是后来的不朽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样的天、一样的山、一样的物,只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外面早已是不同的世界。但在和平中长大的我们,怎能忘了在峥嵘岁月里,有那么一群立志要“打破旧世界”的革命者,隐藏在闽西的群山深处,为理想而战。他们撒播的精神火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次日,我们来到上杭县才溪镇。穿过二排翠柏,到达才溪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当地一位老干部给我们唱了一首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听工作人员介绍,革命战争年代,才溪人民在扩大红军、优待红属、生产建设、支援前线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央苏区的模范区和模范乡。1933年11月下旬,毛主席来到才溪,开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在列宁堂边的一间左厢房里,有一张桌子、一张竹椅、一盏马灯、一个铜墨盒、一支毛笔、一支红蓝铅笔、一张临时用的木板和长凳搭起的床上铺了稻草和油布,另有一块薄薄的白被单。所有这些,见证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感人事迹。在那些日子里,毛主席走村串户,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写下了《才溪乡调查》。毛主席在文章中指出,调查应该是科学的、长期的,只有不断地调查,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我想,这不仅符合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对我们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这也正是我们这次探访的收获之一。

  跋山涉水,我们终于来到了长汀与连城两县交界处的松毛岭。这里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也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起始地。这里曾发生过长征前夕的最后一战——松毛岭阻击战。松毛岭群峰连接,地势险要,是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南的要道,也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当时,留守在此的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共五六千人,与十几万国民党军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势单力薄,失守松毛岭。在离松毛岭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钟屋村,经过两个当地人的带路,我们找到了“红军长征零公里处”——观寿公祠。也就是在这里,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大坪前集合,告别苏区群众,经长汀、瑞金,踏上了茫茫的长征之路。听介绍说,长汀县是红军的故乡,当年两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6700多人,他们大多血洒长征途中。

  遗址、石碑、一所所老旧的房子,蕴藏着红色的记忆,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那些战火连绵的岁月已然成为历史。而如今我们探访红军的足迹,体验长征的艰难,了解历史的沧桑,感受时代的变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在闽西老区探访红军的足迹 ■祝肖波 2007-7-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1700225537[A1-杨新元≈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