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村民决定的事
执行没有难处
· 生态农家:一个小山村的治污样本
· 原理类似于农家肥还田
· 每个农户都可建“湿地”处理污水
· “面子”制造好习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个农户都可建“湿地”处理污水
  7月18日下午,桐庐县合村乡瑶溪村,太阳晒得地面发烫。瑶溪村支书许素华家后面的污水处理池边,桐庐县环保局副局长汪文清走过去看了一圈说,处理效果不错,没有一丝臭味。

  从这个处理系统出去,不到三四米远就是临安的农田,从处理系统中流出来的水,直接排向农田。许素华说,如果出来的水直接排入溪流,就要另建一个沉淀池,经湿地处理的水再通过进一步沉淀净化,可确保水质,以免水质万一不好污染溪流,但排向农田的水可以不这么讲究。

  这里是一个三县交界的村庄,相邻的土地犬牙交错,林木茂密。瑶溪穿村而过,往上游是淳安县临岐镇瑶源村,往下游是临安市湍口镇二联村。瑶溪再往下,便流入分水江水库。

  风光如此秀美,虽然是最偏僻的农村,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和杭州人的农家乐基地。但是,尽管这个村里没有工业企业,有些游客仍对环境卫生有所不满。

  “处理污水当然首先是保护环境,但我们这么做,也有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现实原因。以前把生活污水随手倾倒、随意排放,房屋周边的阴沟暗渠常年都是污水潭,一到夏天孳生蚊蝇,臭不可闻。这个时候正好是上海人来度假避暑的时候,人家也提了建议。”许素华说。

  去年9月份,根据桐庐县环保局的建议,瑶溪村决定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并赶在铺水泥路之前铺设了地下管网。到目前为止,村里整个新农村建设工程已经投入了20万元以上。

  瑶溪村共有190户人家,出外打工的人较多,真正在家的农户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因此,需要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际农户数大概为100户左右。

  由于已经铺设了管网,瑶溪村的处理系统基本以集中处理为主。像许素华家后面的这个处理系统,集中了六七户人家的污水。而瑶溪边上的另一个处理系统,集中了20余户人家的污水。目前,村里已经有50多户人家修建了这套系统。

  这两个系统都是比较大型的,许素华家后面的大概有6个平方米左右,而溪边的那个大概有20多个平方米。第一和第三个池子上盖着水泥预制板,分别是污水池和清水池;中间池子上水草丰美,当地村民从山上挖来长年不枯的“水草”种在上面。到了第三个池子的出水口,水已经没有污水的样子,清澈、无臭味。

  汪文清说,污水处理工程最花钱的地方是管网建设。如果除掉这部分成本,每立方池子土建成本只在200元左右,湿地处理系统可以以户为单位建设,能大大节约管网建设费用,每户只要五六百元投入就可以了,也可以因地制宜,二户、三户集中处理。

  “而且至少五年内不用再管理。到时候万一鹅卵石太脏造成堵塞,也只需要清洗石头便好。”汪文清说。

  实际上,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农户居住普遍比较集中,用地紧张,比较适宜建立大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而在偏僻的农村,房子四周几平方米的空地到处都是,且村民居住分散,每户或者以相近的两三户人家建立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最划算的。瑶溪村只有190户人家,却住了绵延7公里,集中处理成本太过巨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每个农户都可建“湿地”处理污水 2007-7-20 浙江日报000102007-07-20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