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龙有 通讯员 周大彬) 这几天,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龙潭村的林农张根火,到城里购买了8000多公斤复合肥,叫上6个当地的村民,正忙着上山到自己刚刚开发的550亩松木林基地里施肥呢!
以前因为低产出而被“虐待”管理的松树林,如今竟然也被提高了“膳食”待遇,“吃”上只有经济林才能享受的“营养肥”?这样的事,听起来还真新鲜呢。
“只要科学管理,不被看好的松木林,也能产出高效益。”张根火说。松木林是公认的“低产树种”和“先锋树种”。因为它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松树林也因为产出低,一直被林农“轻视”管理,往往会陷入“能成林、不成材”的尴尬境地,产出效益较低。
而莲都区的180多万亩林地,松木林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如何让这些低产林产出高效益?区林业部门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针对性地开出了改变松木林土壤养分和肥力的“营养方”。
据林业技术人员吕贤良介绍,一亩松木林,要是像以前一样“虐待”管理,那要20年才能成林间伐,而且成材率很低。但是,如果施以相应的复合肥料,那成林时间就可以提早10年。而且松林要是长势良好,还可以采集松脂。撇开提早10年成林的效益不提,成林后光松脂采集每株就能产出5元钱。按一亩松树林240株计算,仅采松脂一项,每亩就可以增收720元。
在莲都,如今已经有12万亩的“低产树种”松树林已经吃上了“营养肥”。据估算,成林之后,它们可以为广大林农增加10多亿元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