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 金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启示
· 哲理漫画
· 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客观存在
· 返观《乡土中国》
· 数字国家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影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返观《乡土中国》
刘志琴
  今年是《乡土中国》发表六十周年。在费孝通先生为振兴农村、振兴中华而做的系列调查中,《乡土中国》是具代表性的著作,近年来不断再版。它用“熟人社会”、“礼治秩序”、“差序格局”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

  《乡土中国》用“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为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供了重要思路

  《乡土中国》最重要的是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

  什么是礼治秩序?《乡土中国》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做得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礼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所以礼俗社会就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即为礼制。概而言之,由习俗提升为礼制,礼制的实施即为礼治。依靠代代相传的习俗势力实施管理,并提升为礼的规范,教化民众服从这种秩序,这是儒家推行礼治的一贯主张,这与倚仗国家权力管理民众的法治有所不同,更与现代法理社会有实质的不同。因此,以“礼治秩序”或“礼俗社会”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切透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乡土中国》提出的“乡土”概念,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

  《乡土中国》所谓的“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他们依附土地,自耕自食,自织自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地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缓慢的生产节奏,养成松懈而稳定的生活方式。农民在这里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不离乡土,安身立命,人与人之间,非亲即故,彼此都是熟悉的乡亲,费孝通称此为“熟人社会”。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代代相沿的习俗进行社会管理,这种管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分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格局”,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等,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是“礼治秩序”。这是以君臣父子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一层驭一层,层层相隶属,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生息,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战争离乱,风雨不惊,即使打散了,很快又复原如初。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才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礼治秩序”这种社会管理秩序导致中国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说,《乡土中国》提出的这个概念,高度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这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必须正视和克服这一点。

  只要中国尚未充分现代化,《乡土中国》的很多思路还会有借鉴意义

  对于怎样改造乡土社会,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通过具体的社会调查,提出了发展农村手工业的设想,使农民不进城,就在当地走致富之路,由此逐步向工业化过渡。这与当前在中国实行的使农民进城,促进城市工业化,再带动农村工业化是不同的思路。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确实对农村的改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再回过头来参照费孝通先生的设想,其思路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有益的补充。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返观《乡土中国》 刘志琴 2007-7-16 浙江日报000112007-07-16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