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北京为河流“松绑”
· 我们要好好反思
学会跟洪水做朋友
· 河道成抽水马桶,糊得三面光
· 把大自然的河,搬到城里来
· 生态治河,就是让河道充满生命
· 一夜之间,蓝藻全面爆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北京为河流“松绑”
  周末的傍晚,保洁员老马坐在转河岸边的石头上,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瞧别人站在河水里撒网逮鱼。

  在河边,一丝丝凉风拂面而过。岸上种着柳树、杨树、榛树等树木,水里更是郁郁葱葱,荷花、芦苇、菖蒲和叫不出名的水草,旺盛地生长着。

  “河水一直都这么清,真的不臭吗?”我反复问老马。他住的平房离河只有十来米。

  “就这样,不臭。”他呵呵地笑道,“住这儿最大的好处,就是凉快!”

  挨着老马住的平房旁,是一片在建商品房。 “你瞅瞅,一平方米,要卖一万好几哩!”老马把脸又扭向河面,神态悠然惬意地说:“嘿嘿,咱也住的是水景房,抬腿就到河边。”

  自打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城市兴起了大规模的改造和美化运动。结果之一是,有无数的河流从此穿上了水泥盔甲,一些被打造成“铜帮铁底”三面光的河,却变成了窒息的死河、臭河。

  10年间,北京也走了一条曲曲折折的治河路。而生态治河的理念,一点一滴被接受。观念变了,河的命运截然不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北京为河流“松绑” 2007-7-12 浙江日报000102007-07-12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