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国家大剧院:为了人民的艺术梦想
· 大剧院首演剧目
花落谁家
· 大剧院代表
国家艺术形象
· 胡同百姓的生活变迁
· 打工者也想“艺术熏陶”
· 分享精彩观众越广泛越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胡同百姓的生活变迁
  国家大剧院北邻长安街,南面却是紧邻着一大片北京西城区的胡同老宅,随着工程的建设,很多居民已经迁移。前红井胡同里的住户,是眼下住的和大剧院距离最近的居民。

  一家旅店就开在胡同里,里面有餐厅,也有住宿。摆放在进门处最显眼的位置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户部大酒楼”,还是启功题的字。老板娘说,这里的房子都有百把年的历史了,“冬暖夏凉的”,背包客们喜欢住在这里,走着去天安门都可以。“从咱们这儿向南,就是西交民巷。”

  天津来的一位游客说,“没想到这儿离大剧院这么近,以后开演了,什么时候从家里过来看演出,晚上就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了。”

  不过,西城区房管局的拆迁公告已经贴到了胡同里,旅店这一侧是双号,还没接到通知,而对面的单数号的大部分已明确要搬迁。住惯了四合院的老北京们,尽管有点依依不舍,但从心里也能理解。

  他们和工地上的建设者一样,也是一天天看着“巨蛋”成长。

  “巨蛋”形的大剧院外部是钢结构,东西长轴为 212.20 米,南北短轴为 143.64 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按照设计思路,玻璃幕墙就象征着剧场里的帷幕。同时,壳体外层还涂有一层纳米材料,当雨水落到上面,就像水滴落在荷叶上一样不留水渍。

  从6月15日大剧院外部正式亮相之后,周围总能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常常有小朋友跑来问保安马胜利,“叔叔,这里面怎么进去呀?”马胜利总会笑着指指地下。

  大剧院的入口处开在朝向长安街的地方,按照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的思路,观众们要从地下长廊进入,通过一条水下通道直接抵达剧院内部。今后,入口处会设有售票厅,水下长廊的两边有一些商店,还有一些艺术展示。

  北侧的主入口水下长廊有80米,南侧入口和其他通道也均设在水下。这条地下长廊的另外一头,则将会和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相连。

  大剧院保安们晚上睡觉的地方,就在大剧院的地下二层。他们说,在大剧院的地下,最深的地方有三十多米。每天从里面进进出出,那里的地形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马胜利甚至开玩笑说,以后看演出都不用买票,他知道从哪个小门钻下去,再从哪个小门钻出来。

  “别说那一个个演出厅,就连演员的房间,都很棒。”马胜利啧啧称赞。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内部的主要演出区域,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

  此外,像化妆间、道具间、排练厅这样的地方亦一应俱全,许多化妆间内还带有卫生间和淋浴。内部还设有舞台技术用房、音像制作中心,甚至还有2台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胡同百姓的生活变迁 2007-7-6 浙江日报000102007-07-06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