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李斌 吴晶晶) 癌症治疗是世界性难题,化疗药物往往“不分细胞好坏”通吃。如今,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不仅能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之间,也可穿越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细胞“好坏”,有效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且降低药物的毒性。
“载体就像‘远程火箭’,药物就是‘弹头’,经过静脉注射能够直接命中并深入动物的肿瘤细胞。”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说。
他们的最新发现表明,将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这种粉末状的化合物溶入水中,就可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自动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直径在10纳米至20纳米、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电子显微镜下,放大60多万倍的纳米胶束呈圆球状有序排列在一起,就像一块麻布。
“对数千只小白鼠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火箭’可将化疗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透到深层肿瘤组织,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药物毒性。”
“这套‘火箭’还能携带和阿霉素同类的药物。”梁伟说,和类似的纳米药物输送载体不同,新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实现肿瘤细胞内的靶向富集,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火箭’为何能穿膜而过,打入‘敌人’内部?机理是什么?现在都不清楚。”虽已申请国际专利,但是科学家十分清醒:国外的研究实力非常强大,很多研究尚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