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我省支票异地使用率大增
· 异地支付,用支票比电汇更省钱
· 动车组列车在浙江有了“家”
· 三县携手保护三门湾
· 国开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 奥运场馆四成电力电缆“平湖造”
· 北京叫停违规“小产权房”
· 国内金银价全线下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踏入深山 汗水洒遍穷乡僻壤

  惠民工程的实施,更离不开广大“温州移动人”的倾情奉献。

  “村村通”工程启动之初,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就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对温州全市5899个行政村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最终明确了566个行政村弱覆盖或无覆盖,规划建设668个农村、郊区基站,确保全市行政村全覆盖。

  于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深山峡谷之畔,出现一群“温州移动人”,顶风冒雨,跋山涉水。饿了,用自带干粮充饥;渴了,喝一口山涧溪水;累了,东倒西歪躺下就睡。忘却辛劳,他们只有一个梦想:为了让大山深处的村民能尽快用上移动电话,走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路。

  永嘉县黄楠乡共有17个行政村,其中13个仍属信号盲区。为基站选址,永嘉移动分公司网络部的胡哲和工程人员连续在该乡驻扎了一个星期,与村民同吃同住,克服道路险阻、地域不熟悉等诸多困难,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基站选址。

  在瓯海泽雅外水良基站的寻址过程中,由于找不到上山的路,工程人员只能在一片杂草丛中穿行。途中,温州移动工程中心的曾健一不小心就从3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来,摔伤了脚。

  4月19日,气温高达32°C,胡冬生带领的施工队伍在苍南县赤溪镇流歧岙赶建基站。由于村道狭窄,运来的电杆等材料在村口就被卸了下来,只能靠人工搬运到工地。炎炎烈日下,施工人员硬是用肩扛手抬,走了七八公里的山路,用了4个小时,才将上吨重的十根电杆等材料抬到施工现场,保证了立杆工作的及时完成。

  这样的故事,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还有很多很多。正是有了“温州移动人”的拼搏,才找到一个个通信基站的最佳位置;正是凭借这样一个个不畏高山险阻、不辞辛劳的团队,才使得“村村通”工程迅速推进。截至目前,温州全市移动“村村通”工程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开通了70%以上基站,铺设了2500多公里光缆,完成386个行政村移动通信信号的优化覆盖。

  ——温州移动“村村通”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纪事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我省将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在浙江大地上,一项切实改善民生、惠及欠发达地区老百姓的工程正在不断推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那就是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根据浙江地域特色,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移动“村村通”工程,先后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重点帮助丽水地区和温州、台州的偏远山区解决通信难问题。之后,公司继续强化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截至2006年6月,全省移动通信网络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9.9%。

  而在温州,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投入6亿元巨资实施的移动“村村通”工程,让温州偏僻的山乡海岛中的人们感受到了移动公司对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关爱之情。

  从去年10月开始,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计划用一年时间消除温州全市移动信号所有“盲区”,实现5899个行政村全部通上移动电话,强力助推温州的新农村建设,谱写了移动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6月25日,当“浙南屋脊”泰顺县率先提前实现所有行政村的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时,当地人激动地告诉笔者:“村村通工程,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此举为温州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穷乡僻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村村通”工程中的一个个感人画面——

  信号畅通 点燃农民致富希望

  随着移动“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一个又一个通信基站顺利开通,一部又一部手机铃声响起,畅通的移动正在悄悄地改变山区农民的生活,一张又一张笑脸也伴随着铃声呈现在我们面前。移动“村村通”工程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能与外界畅通、高效联系的通信网络,让广大村民从此告别了没有现代化通信的历史,为农村的脱贫致富插上了信息的翅膀。

  泰顺县翁山乡拓新农场主翁文脉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是移动信号全覆盖让他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光兔子养殖一项就给他带来6万元的纯收入。翁山乡地处泰顺东部,距县城68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乡平均海拔800米。而翁文脉的拓新农场就地处山峡村的一个高山上。

  “在山上装电话很不方便,每当有客户求购兔子,他们总得打电话到山下的农民家里,再把信息传给我。”讲到当时的情景翁文脉至今还记忆犹新。他告诉笔者,那时村里没有移动基站,手机几乎成了别在腰间的“手表”。与客户联系时,先得找上一段时间的信号,就算真的通上话后效果也是非常不理想。所以,他那时生意也一直不顺。直到村里建好了移动基站,实现了网络信号全覆盖,可在农场里的每个角落随时跟客户保持联系。“信息不通,什么生意也做不成,移动网络信号的全覆盖让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致富路。”

  洞头大瞿岛上的渔民林燕青也有着相似的体会。大瞿岛是离洞头本岛较远的一个孤岛。“自从岛上移动基站建成后,现在出海不用担心家中有急事而联系不上。”林燕青说,更有实际效益的是,现在一旦在海上有新鲜的渔货收成了,可以及时打电话给收购鲜货的客户,等船靠岸后,就可以卖个好价钱。“不像以前,因为信息闭塞,很多鲜货没有及时卖出,要晒成干货,影响了收入。”

  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总经理庄国舟告诉笔者:“移动通信到村入户,为温州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通信信息服务保障,更好地让山区海岛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今,温州所有海岛山乡的老百姓正真切地感受到,移动“村村通”工程是真正的惠民工程,不仅让他们实现了与外界的即时沟通,而且点燃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这一切的背后,是“温州移动人”对欠发达地区群众的深深情谊。

  真正的惠民工程 可贵的大山情怀

  投入6亿 全面惠及山乡百姓

  “爸,您在哪儿?家里都好吗?”“家里挺好的,我正在菜地里。”泰顺县裕洋村的罗老伯乐呵呵地拿着手机跟远在深圳打工的儿子通着电话。

  裕洋村是泰顺县南部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交通非常不便。全村900多人口,留守老人就有300多人。“以前移动信号不通时,在外人员想联系父母或小孩很不方便,尤其老人上山劳作后,打电话到家里总是没人接听,很让他们担心。”村主任罗正领说。

  现在就不一样了,移动基站建好后,网络信号实现了村里每个角落的全覆盖,老人们无论上山下田,一拨手机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他们的方位,这给在外务工的村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也给留守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亲情的温暖。

  如今,越来越多温州偏远山区农民开始享受到现代化信息通讯带来的实惠,这都得益于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力打造的“村村通”工程。

  温州移动自1992年开通第一部模拟手机以来,累计投入超过70亿元的资金,使移动信号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92%。但一些偏远山村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运建成本高、建设难度大等诸多原因,一直没有用上手机,享受不到畅通的移动通信服务。截至去年10月“村村通”工程正式启动前,温州全市还有566个行政村(约34万人口)移动网络信号没有覆盖或者弱覆盖。

  “让温州移动通信信号遍及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去年10月,温州移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以及温州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号召,计划投入6亿多元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用一年时间消除移动信号“盲区”,实现温州市行政村全部通移动电话。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告诉笔者,实施移动“村村通”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山海协作”工程、消除“数字鸿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际行动,也是践行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据介绍,此项惠民工程,得到了温州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支持,被写入了市党代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交通、规划、建设、土地、林业、环保等部门全力配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5 2007-6-27 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18;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19;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0;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1;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2;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3;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4;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5;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6;浙江日报000052007-06-2700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