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新慈溪人”接受学历培训,有奖
· 车间建在学校 课堂设到车间
· 一项专利提升一个产业
· 安吉一企业发明芳香驱蚊竹凉席
· 云和木制玩具企业申请产品专利近千个
· 香港,浙企融入世界经济的平台
· 群众要的是真感情真本领
· 管管“夺命”安全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群众要的是真感情真本领
——记富阳市渔山乡曙星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周其苗

本报记者 陈纪蔚 金 波 富阳市报道组 夏叶锋
  群众测评满分100分,他却得了103分的平均分,有村民给他打了120分!

  别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满一年就回城,这里的村民却用按上密密麻麻红手印的几张纸硬是再挽留了他两年!

  2004年,中共党员、杭州市城建投资集团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干部周其苗在他54岁时,被派到离家50多公里的富阳市渔山乡曙星村当农村工作指导员。在这个以干部不和、集体经济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出名的欠发达村里,周其苗做了些什么,百姓要对他一留再留?

  带着问号,我们跟着老周在村里呆了一天。

  对村民交真心,老周三年在村里认了很多亲。群众留老周,看重的是共产党对百姓的真感情

  “快叫爷爷好!”刚走到曙星村溪边的小石桥,村民汪国豪对着小孙子欢快地叫开了。看到周其苗过来,附近的村民很快围了过来。递烟,拉话,小桥边一会儿就热闹开了。

  66岁的倪满莲大妈,停下手头的活唠叨起来:“老周不像个城里人,倒像村里自家人。每天早上,都看到他骑个破车子‘哐当、哐当’进村,一天看不到,反倒要记挂了。”“老周这人贴心、热心,村里的公共厕所、健身苑、绿化、排灌机埠改造,都是他带头搞起来的!你们记者可要好好写写老周!”村民寿新春连连称赞。

  ……

  跟老周走在村里,不是被东家叫住坐坐,就是被西家拉进屋聊几句,仿佛是亲戚串门。三年了,这个小村子里谁都和老周搭过话,说过事。

  “周指导,快进屋坐!”村民吴苏华一看到老周,紧紧地抓住了老周的胳膊往家里拉,妻子张杏凤则眼圈红红的,不用说,老周跟他们家的交情很深。

  话还得从3年前说起。老周刚到村里担任指导员,就听说了吴苏华家19岁的小女儿吴君不幸得了白血病,可由于杭州住院床位紧张住不进医院。“介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就生了这病呢?”老周看着,比自家人生病还急,赶紧托杭州同事帮忙联系床位。

  住院后,40万元的医疗费又无处着落。老周便连夜写报告向富阳市里反映,又拉着吴苏华一路从乡里跑到了市里,市领导、民政局、信访局、红十字会,凡是想得到的地方,他都去跑。老周还特意与新闻媒体联系,希望能给予帮助。

  老周带头在村里捐起了款。可钱远远不够,老周带着村干部跑到隔壁村以及周边企业“化缘”。说起和老周挨家挨户“化缘”,村干部金国权至今记忆犹新:“那几天下着雨,老周这么一个外地人,却比我们村里人还急,跑了十多个村和企业,挨家挨户地求人帮助这女孩。”

  “可惜呀,没留住小姑娘!”“你已经尽力了……”刚一会儿,老周和吴苏华夫妻俩就聊得有些泪眼婆娑了。走出吴家,老周对记者说:“农民最朴实,有难处时你真心帮一把,不管事情成不成,他们一辈子记得你。你们看,现在我们已经成朋友了。”

  说话间,老周又拐到了老党员吴守铨家。80多岁的老人家一见老周,就拉住手不放:“叫你来家里吃顿饭,你老是不来!”这3年间,每逢刮大风下大雨,老周带着村干部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老吴家,因为他家这二层木结构的老房子最容易出事。有一次,夜里11时多了,老周还“赖”在老吴家不走,一定要等着把两位老人劝到了安全一点的小平房里,铺盖卷也搬过去了,才放心离开。

  2005年6月,老周任期届满准备回城里了,村里人着急了:“老周对我们像对家里人一样好,这样的领导干部走了太可惜!”村里人想了一招:用投票表决来挽留老周。对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群众测评时,满分是100分,可老周最后的平均得分是103分——有很多村民给老周打出了120分!在征询意见表上,淳朴的村民还按上了自己的手指印:要求老周留下。

  周其苗为难了:自己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胆结石病;家里还有老母要照顾,孩子正要考大学;每周一要转4趟公交车、花费3小时才能从杭州赶到乡里,每天下村就靠一辆破得“吱呀”响的自行车;乡里的生活条件也没法跟杭州城里比,宿舍没有空调,夏天热得要命,旁边的工厂日夜机器轰鸣,平时睡觉耳朵里都得塞棉花团……可满满几张纸的红手印,带着乡亲们对维系党群血肉关系的期盼。面对这份情,咬咬牙,老周选择了留下。这一留,又是两年。

  带头办难事,直面矛盾,老周三年啃了一堆“硬骨头”。群众留老周,稀罕的是干部为民服务的真本领

  农民最讲实惠,靠聊天、抹泪能换来“亲热”,却换不来“尊重”。而村里人把周其苗叫做“宝贝”,这个用为民服务真本领换来的称呼,他当之无愧。

  老周带我们来到了水库工地。修这水库是老周的主意——既可以解决群众吃水问题,还可以借水办起农家乐。

  刚想擦把汗,年轻的村委会主任汪益平带着一班村干部扯着喉咙就迎上来了:“老周,修水库需征地的几户群众,昨天晚上又找我了,他们还是有些意见,怎么办?”(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急什么,有事我们一起商量。”老周沉着地招呼村干部们坐下来,大伙围成一圈讨论开了。

  “看起来,老周在村干部中间有点威信嘛!”记者悄悄地问渔山乡驻曙星村的联村干部胡乃申。老胡笑笑:“三年前,才不是这个样呢!”

  村干部对他不配合,互相不够团结,是老周当驻村指导员碰到的第一个“硬骨头”。

  就是这个性格直、嗓门大的村委会主任汪益平,在老周刚来的两个月,可没给他多少好脸色。    

  来曙星村的第一天,老周给汪益平递上根烟,谦虚地说:“领导好,我是来学习的。” “这个城里来的干部,怎么叫我‘领导’?表面客气,心里不知在想什么!”汪益平心中戒备。听乡干部介绍,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督导”,汪益平心里更是不快:“我是村主任,他一个外乡人,凭什么来指手画脚?”

  第二天早上8时汪益平一到村委会,就发现办公室门早开了,老周已经擦了桌子,扫了地,正端坐着办公。要知道,以前村干部没事各忙各家的活,办公室常常“铁将军把门”。汪益平心中叫苦:指导员每天准时来上班,我们村干部以后没舒服日子过喽!

  没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以前,村头广播喇叭叫两声“清明烧香,火烛小心”就好了。可老周不这么干,他硬拉着村干部站在扫墓人群必经的山林入口,像模像样地搞起了宣传:“村里山林多,不能放鞭炮,香烛纸钱不能烧。”进去一个村民,就做一次思想教育。不仅如此,老周还和村干部爬遍山头去巡逻……“这老头,不是做做样子。”村干部们心里一动,看老周的眼光开始变了。

  村小改造,开砂场的汪益平一人就捐了好几万元,建学校的砂石料也白送了不少,功劳最大。不过,在学校落成典礼上,安排的是村党支部书记讲话,没机会露脸的汪益平不开心了,干部之间的关系原先就有点不和,这不更微妙了。

  曙星村以前是有名的“上访村”,干部互相之间有“疙瘩”,平时坐不到一起商量事情。一言不和,就带着要好的村民到上级党委、政府上访。

  “建设新农村,班子很重要。干部有‘疙瘩’,就得解开它”。老周面对难题不畏缩。村里新学校落成的那天中午,老周找汪益平谈了一个小时的心,还安排他在庆典宴会上代表村班子出面敬酒。就这样一个细心的安排,汪益平体会到了老周的良苦用心,心情舒畅了许多。

  曙星村集体经济底子薄,而干部文化水平低,不会借力使力。于是,“有钱干点事,没钱抓头皮”,公益事业没有起色,群众一直有意见,干部们也抬不起头。在老周的张罗下,村里修村道的工程第一次争取到了省、市“康庄工程”的政策资金扶持。村干部们眼睛一亮:“原来多学文件,吃透政策,能争取到上级支持呀!”在老周鼓动下,村干部办事的劲头上来了,大家齐心协力天天泡在修路现场。很快,村道修好了,村民竖起大拇指直夸干部。听着满耳朵的夸奖,村干部们很有成就感,也悟出一番道理:“要干事,群众才会认你;要团结,村里的事情才能办得好!”

  就这样,老周靠以身作则和细腻的工作作风把村干部们逐渐凝聚了起来。许多矛盾内部协商解决,上访的事儿也就没有了。

  3年间,老周啃下的“硬骨头”一根接一根:

  ——露天茅房要拆除。这些老茅房原先都属于各家各户的,拆得动吗?老周帮着出主意了:“先造再拆!”很快,村里建起了9座冲水式的公厕,又干净又文明。露天茅房的主人们很快自己就动手拆除了。

  ——一群老太太经常在村里的一处危房里烧香,怎么办?老周为她们在邻村找到了合法的宗教场所。很快,这个村里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3年来,周其苗通过努力为曙星村争取村庄基础设施项目4个、资金百万元左右。整个村子的面貌为之一变。

  建章立制,规划长远,老周留给曙星村的不只是3年的奉献

  沿着蜿蜒的小溪向水库工地走时,周其苗的脚步有些慢了下来。他在仔细地查看小溪里的卫生情况:“蛮干净的,这一段应该是国权包干的吧?”

  原来,老周和村干部们这些年好好地把小溪整治了一番,新修了小桥,溪沟里的垃圾也清理了。怎么让小溪清水长流呢?老周帮着制订了一个章程: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人承包一段,平时负责保洁。

  不仅《河道保洁章程》,村里的《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账务管理办法》、《自来水使用管理办法》、《卫生管理条约》等制订都是老周一笔一划写了几万字搞出来的。什么事情村干部可以开会决定,哪些事情要开群众大会讨论,老周都细心地帮着定了很多“规矩”。

  来到建设中的水库工地,老周眯着眼睛看了很久,神情中有一丝的得意。“旁边山上再修一条路,把大坞和小坞两个自然村连起来。有山有水有风景有文化,到时候,杭州人肯定都愿意来。”老周比划着跟我们说着蓝图。

  建设水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这是老周和村干部们一起讨论了很久定下来的曙星村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笔。曙星村山清水秀,刘备后裔曾经在这里居住。

  老周说:“作为一个农村工作指导员,不光要帮着村子办具体的事情,还要和村班子一起多想想今后发展的路子。”前两天,老周特意请了浙江林学院风景研究院的专家来实地考察。老周和村两委会商量后达成了共识,要为曙星村的发展再做一份详细的乡村旅游规划。

  “老周终归是要回城的,但规划做好了,曙星村的发展还会继续向前。”村干部们说起老周要走的话题,神情有些不舍,但信心很足。

  是啊,到今年3月,老周3年的指导任期已经满了,眼下已经延迟了3个月。曙星村干部群众本意还要挽留老周,但富阳市领导不忍心了:毕竟老周年岁大了,家里还有老母在堂,该让人家回城了,只把老周可贵的精神和作风留下吧!

  “真舍不得老周走啊!”路上,我们碰到了曙星村的老支书金坤樵。“3年了,老周为避嫌,从来不吃老百姓一顿饭……”德高望重的老金书记在村里发了话:“等到老周回城的那一天,全村318户人家每家都要烧一道菜送送老周,我们得把3年没请成的饭补回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群众要的是真感情真本领 本报记者 陈纪蔚 金 波 富阳市报道组 夏叶锋 2007-6-25 48256F32002924A648257304005528F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