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编者的话
· 名著
改编的
电影
· 《红楼梦》幕后的故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有人说:红楼只有梦,没有终结。每一部红楼电影都会留下一抹遗憾。然而,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百老汇的音乐剧一样,经典正是在不断重复中才被人们所记住。
《红楼梦》幕后的故事
■顾婷婷
  一

  1978年,越剧电影《红楼梦》在被尘封了15年后恢复放映,光上海就有36家影院24小时不停地播放,人们排长队有时也只能买到半夜的票。为了看《红楼梦》把鞋都挤掉了的情景,是那个时代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据说,每天工作人员都会从影院中清理出许多鞋子,这都是在拥挤的上下场时,人流挤掉来不及拾留下的。仿佛是一夕之间,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王文娟的身份改变了,她由一位越剧名伶变成了当时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无论是喜欢越剧还是不喜欢越剧的人,无论是读过《红楼梦》还是没读过《红楼梦》的人,无论叫得出叫不出王文娟的名字的人,反正人们都知道:她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她。从越剧舞台走上电影银幕,还是要从越剧《红楼梦》说起。

  1957年,上海越剧团的编剧徐进根据曹雪芹的原著,改编了越剧《红楼梦》,消息传出,剧团精英们目光纷纷瞄准了“林妹妹”和“宝哥哥”。当时的王文娟虽然早已是越剧界的名角,然而在明星荟萃的上海越剧团,她也未必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当后来徐进和团领导找到王文娟,让她演林黛玉时,她的反应让人吃惊。领导问她:“要是让你演林黛玉,你演得好吗?”王文娟毫不犹豫地答道:“演不好砍我的头。”王文娟戏称自己当初立下的是军令状,此言一出,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莫大的压力。

  就这样,王文娟多年的老搭档徐玉兰此时也当仁不让地成了未来的“宝玉”。为了这部戏,两人接受了一个看似不近情理的任务:要她们把原著看10遍。王文娟把书中林黛玉讲的话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记号,反复研读体会。而徐玉兰则利用去莫斯科演出在路上的时间和演出的间隙,把原著通读了3遍。

  越剧《红楼梦》虽不同于原著,却又不脱离原著,人物性格、精神、思想一脉相传。所以,对原著的研读让徐玉兰和王文娟在揣摩角色时获益匪浅。对于王文娟来说,原著中的林黛玉跟小时候从父母那儿听来的尖酸脾性并不一样,反而跟自小离家、寄人篱下、苦学戏曲的自己有几分相似。

  1958年2月至3月,越剧《红楼梦》首次公演,连演54场,场场爆满。1959年,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编剧及主要演员。1960年赴香港演出,轰动一时,香港电影界提出要将这部经典之作搬上大银幕。特殊的时期、特殊的背景,各方对它寄予的厚望,使这部影片自诞生之初就不再平凡。

  这部越剧电影的主演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王文娟和徐玉兰身上。而导演则是曾任香港南华影业公司导演,后回到北京,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岑范。岑范一直坚持称自己是故事片导演,却机缘巧合地执导了多部戏曲片。

  在拍摄此片时,为了配合《红楼梦》里虚无漂缈的意境,剧组免除了实景的负累,运用灯光与色彩,镜头与剪辑,让虚实结合搭建起来的内景外景浑然天成,气派非凡。然而,在这似舞台又非舞台的拍摄环境里,演员们的表演还是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作为舞台演员,她们的表演都比较夸张,在电影的拍摄中,无论是走位、动作的幅度,还是感情的连贯性,都给她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许,不能像在舞台上那样尽兴的演出,是徐玉兰和王文娟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最大的遗憾。

  历经1年的拍摄,越剧电影《红楼梦》于1962年完成制作,在中国香港放映时再次引起轰动。凑巧的是,这一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也出品了一部由著名影星乐蒂主演的黄梅调电影《红楼梦》。然而,没过多久,越剧电影《红楼梦》遭到了“雪藏令”,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徐玉兰的一位亲戚告诉她,许多人又看到了当年她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徐玉兰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没过多久,这部电影开始风靡全国。

  1962年版越剧电影《红楼梦》在参与者的倾情演绎之下,在世事沉浮之间,沉淀为一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如今经历过电影重映的人,提起“林妹妹”、“宝哥哥”,仍不忘王文娟、徐玉兰两人。人间自是有情痴,多少人因为这部电影开始读《红楼梦》,多少人因为这部电影爱上了越剧,直到今天,越剧电影《红楼梦》仍然拥有这样的魔力。风华绝代的艺术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风华绝代的作品,这是一个中国戏曲史上和电影史上的奇迹。

  二

  1977年,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轰动香江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在香港重映。虽然时隔15年,但仍然有无数的观众涌进影院去回味这部经典。对于同为看客的导演李翰祥来说,从这次观影经历中收获的,远非重温旧梦那么简单,因为此时的他也正在构思一部属于自己的《金玉良缘红楼梦》。

  说起他的经历,并不像一般的导演那样简单。他是辽宁锦州人,曾在北京国立艺专修习西洋画。到了香港后,他辗转于各个影业公司,做过美工,当过演员,后来成为导演。1954年因执导影片《雪里红》一举成名。此后他又自编自导过很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野史故事的古装影片。

  痴迷于古典题材的李翰祥,自小熟读《红楼梦》,这也是他从影以来一直梦想着搬上银幕的题材。早在1962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就曾经拍摄过一部由袁秋枫导演,著名女星乐蒂主演的电影《红楼梦》。这次,李翰祥和邵氏公司合作,使得拍摄《红楼梦》的机会也在不经意间到来。

  《红楼梦》的成型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翰祥的老朋友朱牧。他也是一位资深的电影人。他和朋友早有拍摄电影《红楼梦》的计划。在他们心中,李翰祥是可以执导这部影片的唯一人选。可是,李翰祥身为邵氏公司的签约导演,按合约不能再为邵氏之外的其他机构拍片,朱牧再三考虑,索性把已经完成的筹备工作都交给了李翰祥。

  如何改编这部名著,成为困扰李翰祥的问题。而重新上映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成为他可以借鉴的蓝本。李翰祥最终确定《金玉良缘红楼梦》仍沿用黄梅调电影的形式。

  筹备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挑选扮演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人选上,李翰祥和邵氏公司仍然举棋未定。后来,清丽可人的台湾影星林青霞成为首选,而另一位主角张艾嘉也是一个个性很强的演员。一开始,李翰祥计划让林青霞演林黛玉,让张艾嘉演贾宝玉,不过,林青霞比张艾嘉高,而且,早在1977年,李翰祥就看出林青霞适合演男子,所以最后则是让林青霞演贾宝玉,让张艾嘉演林黛玉。

  此时,台湾也在拍摄《新红楼梦》。为了赶在《新红楼梦》之前,李翰祥加快了拍摄速度,港台两地两部红楼影片形成对垒之势。有趣的是,《新红楼梦》的主演,从饰演宝玉的凌波、到扮演宝钗的李菁几乎都是从前香港邵氏的大明星,而在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里的主角,却多是来自港台两地的新面孔。

  1977年,李翰祥在邵氏公司巨大的摄影棚内建起了他梦想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虽然在并不开阔的香港拍电影总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李翰祥却有办法制造一出视觉上的盛宴。学美术出身的李翰祥博学多闻,他对所有诉诸于视觉的服装、布景、道具都进行了考究的设计,于是,一座气派非凡的荣国府,一个洋洋大观的大观园,就这样美轮美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有限的场地和布景中,他利用轨道把拍摄镜头接起来,使得他们在并不大的地方拍出了颐和园似的气派。这一切都像是在变魔术,只有亲历的人才知道摄影机背后的“秘密”。

  1977年的香港影坛一如往常般热闹,尤其让人瞩目的是,这一年里共有5部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影片上映,掀起一片“红楼热潮”。然而5部影片的制作水平良莠不齐,其中仍以《金玉良缘红楼梦》和《新红楼梦》得到的好评最多。

  几年后,李翰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在这里迎来了他新的创作高峰。此时沉浸在自己最爱的历史宫闱片中李翰祥也许没有想到,在《金玉良缘红楼梦》完成10年以后,在他热爱的北京,另一位电影导演将对《红楼梦》这部著作开始一场更为艰苦的挑战。

  三

  很少有人知道在北京城北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内有座荣国府,还有条宁荣街。1987年,在经济并不十分宽裕的条件下,北影厂为了拍摄6部8集长达700多分钟的电影《红楼梦》,花了1年时间,在厂区内盖起了这片古意盎然、建制规范的大宅院。

  当年,著名导演凌子风曾经说过:如果能执导一部电影《红楼梦》,这一生就别无所求了。然而,等到机会来临时,凌子风等一批北影厂的老导演年事已高,无法再胜任这项年深日久的工作,于是任务落在了年纪稍轻的谢铁骊身上。谢铁骊是中国电影第3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代表作《早春二月》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他执导的作品常常都是出自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影坛上就开始上映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电影,然而,细数中国电影史,还从来没有人不依靠戏曲和音乐,用单纯的故事片形式完整地再现过《红楼梦》。

  影片开拍之前,谢铁骊和另一位国家一级编剧谢逢松,躲到了山清水秀的杭州,开始构思剧本。为了忠于原著,谢铁骊还邀请了红学专家随行当参谋。1984年,电影《红楼梦》的剧本还没完成,剧组的美术部门已经开始选景了。根据小说中的描写,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师陈翼云和谢铁骊等认为找景的关键在于荣国府和大观园,而在《红楼梦》的叙述中,府像是北方的王府,园像是南方的园林,于是,陈翼云踏上了从北京到上海沿线的漫漫长路。

  这时,上海青浦正在修建一座大观园,谢铁骊和陈翼云实地勘察后非常满意,电影中大观园的主要外景地就这样敲定了,而宁荣二府却还没有着落。在曹雪芹的描写中,虽然宁荣二府有世袭的功勋爵位,然而贾政最高的官衔无非是个工部侍郎,但是就贾府和大观园的奢华程度来讲,也远非一般的宦侯之家可比,所以在谢铁骊和陈翼云等人的理解中,考虑得更多的是贾家皇亲国戚的身份。在参考了北京恭王府、山东孔府的设计和原著的描写之后,陈翼云绘制了宁荣二府的图纸,于是就有了现在北影厂院内这座非明非清、南北结合的贾府大院。

  南边精致的园和北方高大的府在电影中结合得浑然一体,这正是陈翼云期望达到的效果。这里既能容纳《红楼梦》中的奢华气派,也能容纳它的儿女情长。而此时,剧组的演员组也正在全国各地筛选演员,他们把各地候选人的照片和资料带到谢铁骊面前。然而在最后确定的100多名演员当中,竟然会集了全国八九个戏曲剧种的演员,除了刘晓庆、傅艺伟、丁岚等少数电影演员之外,大多数演员都是来自越剧、京剧、相声、评弹等戏曲舞台。陶慧敏就是当年由谢铁骊亲自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借调来的越剧演员,她和另一位小百花越剧团的姐妹何赛飞一起,一个扮演黛玉,一个扮演妙玉。

  《红楼梦》剧组建组后不久,为了丰富大家的红学、史学知识,谢铁骊在剧组办起了培训班,请来周汝昌等专家讲课。在听课的人群中,陶慧敏是最用功的那一个。进入《红楼梦》剧组那年,陶慧敏只有20岁,演过2部电影,算是刚刚跨入了影视表演的门槛,然而她要扮演的却是电影史上表现时间最长,展现性格最丰富的一位林妹妹。

  电影《红楼梦》筹备2年,拍摄3年,各工种巨大的工作量在谢铁骊的悉心安排之下进行得有条不紊。就在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的时候,谢铁骊却住进了医院,原来是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却因为工作忙没太在意,结果导致颅内出血被迫接受了开颅手术。这突发的意外并没有对电影的拍摄造成太大的影响,经过2年的准备,3年的拍摄,电影《红楼梦》于1989年停机,在剧组的停机联欢会上,挂着这样两条横幅:六部八集镜头五千,六下江南历时三年。就是这样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公映后却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与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大相径庭。

  但作为一部精雕细琢的电影作品,谢铁骊的电影《红楼梦》仍然创造了电影史上故事长篇的奇迹,它的艺术成就仍然得到了中国电影界的肯定。1990年,电影《红楼梦》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红楼梦》幕后的故事 ■顾婷婷 2007-6-22 48256F32002924A6482572FE00297B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