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 陈扬渲)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天迎来了一批重量级人物,戛纳、威尼斯、东京等全球8个国际电影节的主席齐聚上海,参加国际电影节主席高峰论坛,就当前世界和各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节的功能体现、全球和区域的合作等展开精彩对话。
电影节最大任务是
发现佳片提携新人
全世界的电影节名目繁多,经国际制片人协会认可的A类电影节就有11个,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在此列,其他小型的各种电影节更是数不胜数,这也招致不少质疑。“每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电影节,好的影片却没多少。”迪拜国际电影节主席阿卜杜勒·朱马说,事实上现在很多电影节都没能放映很多的新片,没有为电影人提供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参加论坛的美国电影协会(电影节)行政顾问詹姆斯·辛德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举办小型电影节,为新片提供公开放映的机会,他认为,现在的电影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为很多新导演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电影节不必盲目追求规模
随着新的电影节不断涌现,各国电影节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对此,论坛主持人、《好莱坞报道》总监艾瑞克·迈卡尖锐地指出,这是否偏离了举办电影节和电影艺术的本义?对此,圣丹斯电影节主席杰弗瑞·吉尔默认为,电影节是“发现”的盛会,而不是为了攀比。因此,节会应该回到电影本身,共同探讨电影的质量与未来,交流电影的创作。
“像戛纳这样大型的电影节没有在全世界推广的必要。”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角川历彦认为,各国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使自己的电影节形成自身应有的价值和特色。他建议,亚洲的电影节应该携起手来,体现亚洲电影的优势,提升亚洲电影的价值。
不应一味效仿好莱坞
好莱坞无疑是世界电影工业的中心,不过各位主席认为,不应该一味效仿好莱坞。
当有些导演仍痴迷于好莱坞时,很多西方的电影人却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中国。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两年来一直在挖掘和整理10部中国的老电影,这些老电影的磁迹几乎都已经损坏,抢救非常困难,但穆勒却在坚持,目前已经有2部影片基本完成了抢救工作。他说:“我希望通过它们找到已经失落的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