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网友跟帖实录
· 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 创新创业,我们就这样富起来
· 创新,民营企业永恒的话题
· 到基层创业,更有信心了
· 就业再就业之路就在脚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临安白沙村村民体会很深——
创新创业,我们就这样富起来
  本报临安6月14日电 (记者 杨军雄 临安市报道组 张伟星) 今天下午,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25名党员群众冒着大雨,早早地赶到村委会网络视频会议室,收看“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报网互动论坛直播。

  直播开始后,大伙十分认真地听着主持人和嘉宾的介绍,会场鸦雀无声。当主会场的嘉宾谈到如何理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坚定不移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时,许多村民纷纷议论起来。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说得真对!我们村就是走这条路才富起来的。”第一批从事“农家乐”创业的村民夏玉娟说。对于这一话题,富起来的白沙村村民体会很深:为了改变村民经济收入90%来源于砍柴、烧炭、卖木头,年人均收入只有800多元的状况,他们开始新的创业——多次到外地调查、找市场,终于找到了一条种植山核桃、高山蔬菜与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路子,果断采取了封山育林、控制木材采伐量等保护措施。如今,白沙村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70多户,年接待游客达10多万人次。去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跃至1万多元。

  “要针对薄弱的环节,不断地创新创业,建设我们浙江美好的未来。”省党代会代表、富润集团党委书记赵林中的发言,又一次激起了白沙村村民的讨论。

  白沙村规模最大的“农家乐”——“神仙居”经营户刘月娣说:“现在各地‘农家乐’规模不断扩大,如果我们还因循守旧,不开发出新的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项目,我们就要落后。”坐在旁边的“农家山庄”、“太湖源头第一家”等经营户也有同感。他们透露,现在许多村民经常走出去做市场调研,甚至走出国门灵市面,学习外面的好经验,让“农家乐”这条路走得更好、更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00004 创新创业,我们就这样富起来 2007-6-15 48256F32002924A6482572FA003EF2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