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免费培训,告别“应者寥寥”的尴尬
· 弹簧理论:求学的“辐射效应”
· 走进大学,让被征地农民圆梦
· 谋生计外,更为追求生活品质
· 社区优势:在“家门口”上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谋生计外,更为追求生活品质
  6月13日晚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号实验楼225室,前面几排位置早早就被“一抢而空”。

  平时就有的“早到占座现象”,因为昨晚是最后一堂课而更加明显。下课后,十几个学生围到讲台边,有的提问,有的拿着作品让老师个别辅导——这样的“拖堂现象”,插花员班授课教师吴龙高已经习以为常。

  阔别学堂几十年,51岁的来雪珍开始时多少有些不适应。上课能听懂吗,两个多小时坐得住吗,考试能通过吗……一连串的问题,曾在她心头盘旋。

  面对这群生长在农村,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大的被征地农民培训班学员,老师采取了一些独特的办法。

  教材是固定的,浙江大学出版的《插花员(初级)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但吴老师从不“照本宣科”。考虑到郊区学员的实际需要,他把原本属于中级的部分授课内容,提到了初级班里。

  除了花店里常见的传自西方的“礼仪插花”,学员们接触到了更多“老祖宗”的插花手艺。植物枝条、树根,甚至蔬菜、水果,都可以跟花朵结合起来。有时,在老师的点拨下,简单的几枝花花草草,都能体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意境。

  这样一来,不仅每次课上,学员都能带着作品回家,课后,随意于房前屋后找些枝枝叶叶,就能就地取材,实践老师传授的“传统插花法”。

  让来雪珍印象深刻的是,在讲解“插花的动势与平衡”时,吴老师为了解释为什么“花要插单数,不能插双数”,“一个瓶子里插一朵花,要斜着插,不宜垂直插”时,采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你们买菜时见过杆秤吧?如果秤杆刚刚平,你们心里是不是不太舒服?如果摊主客气点,加2根葱、几节毛豆,让秤杆翘起来,我们就会觉得满意。这就是因为,秤杆翘动时,同时满足了‘动态与平衡’这两个原则。”

  第一堂课结束后,不少新面孔前来补报名。班主任陈玉萍统计了一下,54人的班级扩大了将近一半,增至78人!

  从2004年12月启动被征地农民培训班开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课程内容,从单一的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扩大到物业管理员、物流员、电工、汽车维修工、绿化工等多项内容,累计已有近千人参加培训,考证合格率在90%左右。

  除插花员培训外,将于今年暑期开办的美容班,也是由下沙被征地农民自主提出的培训科目。这引起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苏闽的关注——“看来,告别生计之忧的被征地农民,对于加强艺术修养、提升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谋生计外,更为追求生活品质 2007-6-14 浙江日报000102007-06-14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