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站在现实基石上描绘历史画卷
· http://www.zsyf.net.cn:
“水民”生活的文化符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站在现实基石上描绘历史画卷
■本报记者 刘慧
  经过一年时间的申报和遴选,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100幅作品日前在北京签约,我省10幅油画、4幅国画和一件雕塑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

  我省入选的作品分别是:油画《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蔡元培与光复会成员》、《中共一大会议》、《义勇军进行曲》、《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知青题材》、《唐山大地震》、《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国画《五四运动》、《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遵义会议》、《白求恩救死扶伤》和雕塑《江泽民视察抗洪》。

  在当前“平面”化、“零散”化地对待历史,重大题材不再重大的“图像时代”,浙江美术界的精英力量以神圣和崇高的名义,摈弃苍白,重新构建造型艺术的意义。

  提出上百个创作方案

  对于历史题材的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现场感。油画《南京大屠杀》由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孙景刚、杨奇瑞、崔小东、邬大勇5名艺术家共同创作,先后提出了100多个创作方案。

  参与创作的油画系孙景刚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一幅长约7米,宽约3米的巨幅油画,是本次创作中尺幅比较大的作品之一。在草图阶段,艺术家们便先后提出了一百多个创作方案,“更困难的是,表现这一历史事件不像一般的历史题材,可以反映英雄气概,这幅作品主要是反映悲剧气氛。”

  孙景刚说,他们创作的是一个纪实作品,着重要烘托的是现场感,让观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品要反映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但受害的中国人也不是完全任人宰割的,他们的气愤和屈辱就像火山要喷发。困难的是画家们没有经历过,但又必须真实地反映还原历史。

  冬去春来,他们先后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查阅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差不多把能看见的当时的资料全部收集到了,包括上千张照片和文字资料,构想从这上千张照片里如何还原历史的悲剧。据孙景刚介绍: “我们尽可能在照片中寻找形象,80%都来自于历史照片。”

  力求每个细节的真实

  从“英雄的颂歌”到“平凡的世界”,艺术家该如何用作品向公众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对这样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来说,不仅要有艺术魅力,还要尊重历史。

  “关键是作品不是表面地表现历史事件,而是通过这个事件、人物来体现一种人的精神和情绪。这是所有作品里最根本的东西。”一幅好的历史画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艺术表现的高度和思想深度。在涉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上,画家作品的构思与对历史事件、背景、史料的分析研究的准确是分不开的。在尊重历史史料的前提下,美术创作可以以提炼、概括、集中再现真实可信的形象的审美特征而占有优势,可以表现史料甚至摄影照片不能达到的深刻性。

  袁隆平是我国水稻专家,他选育杂交水稻成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做出了贡献。但要把这位“老农”用颜料涂在画布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负责创作这一题材的是美院油画系教授焦小健,单就为了能找到袁隆平就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我很想把本人请来当模特。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袁隆平工作繁忙,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跟他在一起。”喜欢真实场景的焦小健有点无奈,他说他只能经常看袁隆平的照片、纪录片。

  目前,焦小健已物色了一名中国美院的进修生。这学生有些黑瘦的形象酷似袁隆平,他想在今年九、十月份杂交水稻比较饱满时,请这名学生当袁隆平的“替身”,好供他现场写生。焦小健相信,袁隆平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知识,能为他的画面意境的创造和人物鲜明个性的塑造,提供丰富想象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就是这样站在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石上,绘就着红色历史经典。他们在数千张草图中,运用大面积的墨色营造了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画境,历史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动态的设计既精练又典型,使众多的人物汇聚成一幅千军万马奔腾不息的历史画卷。

  传统功底尽显其中

  浙江为何能在全国各省区市拔得头筹?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委许江坦言,这得益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贯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观,“浙派人物画”坚实的传统功底尽显其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在刻画人物的深度上,还是对大场景大题材的把握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具有文化使命感的、经由美术院校严格训练而具有较强造型能力和较深厚的创作功力的中青年画家,已具备了驾驭和胜任大型主题性历史题材创作的实力。中国美术学院还设立了以历史题材创作和研究为主的教学工作室及课题研究组;中国美院集中了一批成熟的创作人员,他们已经开始逐步实践历史题材画的研究和创作。

  那么,以中国画见长的中国美术学院,为何又能有10幅油画入选?“正如大家都认识到的,浙江油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浙江油画具有了一种绵长、隽永的学术厚度。这种特殊性是以艺术为核心的人文情怀。而这种情怀是浙江油画家们在历史的选择和自我判断中形成的。”作为油画家的许江这样认为,虽然画风形形色色,作品始终围绕着“人”而展开,如全山石、翁诞宪的《义勇军进行曲》,试图对人的心灵和精神进行解剖;如陈宜明的《知青题材》,有对青春的质疑和敏感;如曹立伟、施乐群的《唐山大地震》,更表现了都市劫后的伟大振兴;细致的写实是这些作品所共有的基础……

  “相比较而言,国画在这三种样式中创作更有难度,油画与雕塑在创作军事题材、战争题材上比国画要有优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评委全山石说,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如何以中国画的构架和笔墨特点来塑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也是对艺术家根据特定内容,用新的艺术语言来创造新的表现形式突出历史,所面临的新课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4 站在现实基石上描绘历史画卷 ■本报记者 刘慧 2007-6-8 48256F32002924A6482572E40080F4F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