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又好又快在浙江
3  4  
PDF 版
· 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 昱辉,“闪耀”在光伏产业链的最上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前不久召开的余杭镇2007年工作会议上,中共余杭区委常委、余杭镇党委书记孙炳松同志代表中共余杭镇委作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组团中心,倾力打造“实力余杭、活力余杭、和谐余杭、魅力余杭”》的报告,报告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部署了新一年各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最后,孙柄松同志勉励大家:一定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余杭镇坚持科学发展观
  引 言

  在前不久召开的余杭镇2007年工作会议上,中共余杭区委常委、余杭镇党委书记孙炳松同志代表中共余杭镇委作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组团中心,倾力打造“实力余杭、活力余杭、和谐余杭、魅力余杭”》的报告,报告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部署了新一年各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最后,孙柄松同志勉励大家:一定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余杭镇坚持科学发展观

  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2006年工作回眸: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08.04亿元,增长26.7%,实现财政总收入2.83亿元,增长13.2%,财政体制结算收入1.7亿元,增长4.3%;实现三产GDP7.4亿元。2006年,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列全国千强乡镇的第321位和全省百强乡镇的第56位,在全区考核中名列第一。

  工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5.72亿元,增长27%;销售收入105亿元,增长26%;工业利润3.43亿元,增长11.7%;规模企业达到93家,其中超亿元以上企业9家。实现农业总产值2.32亿元,增长15%;农业加工产值1.48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城乡环境逐步优化。设计了1.27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城市规划,全面完成了16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完成了狮山路北延、背街小巷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化覆盖率达27.2%,居住地绿化率达到26.9%,超过了绿化标准。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得到切实保障,计生卫生工作不断创新,科教文卫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名镇建设不断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秩序稳定。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农民人均收入9565元,增长17.3%;解决就业1302人,完成区政府下达任务的107%,增长10.3%;新增私人建房575户,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自来水工程、康庄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积极推进。

  2007年工作目标:    

  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

  2007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增长20%;规模以上企业占工业总量比重达75%;工业性投入4.4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20%。实现农业总产值2.55亿元,增长10%;农产品加工值1.88亿元,增长27%;农村经济总收入116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10925元,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3.1亿元,增长10%;其中财政体制结算收入1.8亿元,增长6%。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和2.5%。以内。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都市农业,切实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抓好大棚西瓜、蔬菜微滴灌等五个示范方建设,抓好竹园生态休闲园和翠羊湾山庄建设,力争2007年休闲观光产值达850万元;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积极创建省、市、区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继续实施“星级村”创建活动,完成1个示范村和2个重点整治村建设;推广农村垃圾袋装化处理,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的管理模式。

  实施素质工程,多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大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培训农民2500人次,实施农民信箱工程,注册农民电子信箱1400余人。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完善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8%以上,力争被征地农民应保参保率达100%。

  积极推进工业项目和园区建设

  加大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全镇要加快金星、义桥二个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征地660亩,做好38个工业项目推进工作,确保10家企业投产见效、27家企业开工建设;加快华正三板、钱江大功率制冷、嘉迈汽车、浙江美伦、凯马国际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合同外资2500万美元,到账外资1600万元。

  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全镇要依托华立仪表、八方电信、飞华照明、钱江压缩、波达塑业等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特定仪器仪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引导企业向产业集聚型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发展规模企业,2007年力争规模企业达到1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经济总量占全镇工业总量75%以上。

  推行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全镇要培育省、市高新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2家,同时争取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的立项,鼓励企业争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专利,参与制定产品的国家标注,品牌经济总量增长30%以上。

  提倡盘活存量和资源节约。全镇一定要按照“盘活存量攻坚年”的要求,加大盘活存量、盘活指标、盘活可用土地的力度。要督促、鼓励企业对部分闲置土地通过加大投资、建造标准厂房和转让等方式集约利用土地;对已供的土地,加紧项目实施,发挥最大效应;对村级集体留用地要妥善安排,合理使用;同时,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加大企业节能技改,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

  合力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加快城镇建设。实施完成狮山路北延、宝林路改建、永建铁路立交桥、城市污水网等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余杭镇影剧院、文一路入城口景观工程、塔山公园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以区经济适用房开发为载体,以邹府弄以东至电影院为试点,分期实施滚动式开发,完成红十字区块改造,大力扶持对通成房产、山河房产、远东房产的旧城改造项目。

  提高城管水平。完善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体系,严肃查处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行为。加大对环境卫生硬件设施投入,建造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加强对城区货运车辆管理,完善城镇内公交车运营路线,探索出租车运营模式;对城区主要道路实行有偿停车收费制度。完善违法建筑防控巡查机制,依法加强对新建房、过渡房等的监督管理,确保新违建的零增长。

  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旅游亮点,大力推进南湖休闲度假区、余杭休闲文化主题公园奥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休闲观光园区建设,加大培育格林农庄、钱江休闲观光园、翠羊湾山庄等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力度。利用老余杭休闲文化园、杨乃武墓等旅游资源,做好旅游与文化联姻文章,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

  建立专业市场。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区域商业中心、商贸基地建设,完成余杭镇农贸市场搬迁,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做好商贸、仓储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文一路街景,发展总部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加快科教文卫等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争创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做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完成镇二中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建设余杭中学;争创“国卫”和杭州市卫生强镇,推进镇中心卫生院综合大楼、区二院病房大楼建设。建设文化广场、健身苑点等一批文体设施,积极开展民间艺术和书画挖掘培育活动,丰富“大禹文化、杨毕文化、古镇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文化名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区、镇、村(社区)三级救助网络,规范低保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做好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完成余杭敬老院工程建设;完善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大力开展消防和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努力保持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零增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地处置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全面加强“法治余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文/裘惠国

  链 接

  余杭镇未来五年

  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

  到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亿,年递增25%;规模企业产值200亿元,工业性投入35亿元。实现农业综合产值5.2亿元,年递增15%;农民人均收入达15200元,年递增10%。实现三产GDP18亿元,年递增15%。实现财政总收入4.5亿元,年递增10%;其中财政体制结算收入2.2亿元。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和2.5%。以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又好又快在浙江 00028 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2007-6-8 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10;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09;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08;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07;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11;浙江日报000282007-06-08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