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数据速递
· 新“门当户对”,似是却非
· 知识积累决定创富水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门当户对,已经成为旧婚恋观的代表被批倒批臭啦。但是现在又有一种新的“门当户对”观念在年轻男女们中流行,它不强调门弟财富地位相当,却强调相似的教育家庭背景可能带来观念相似和行为相融,听起来好像不无道理,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之中,发现这可能只是个伪命题——
新“门当户对”,似是却非
■本报记者 陈惠
  找对象先看“牙口”?

  一位相亲多次的潘小姐告诉记者,每次相亲时她都会留意对方的牙齿,如若雪白且排列整齐的,她就大致推断对方起码家庭和谐、从小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富有教养等等。潘小姐振振有词地认为,现代婚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精神层面的和谐,而这离不开双方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价值观相似,所以新“门当户对”还有进步意义。不过,在我们采访调查中,潘小姐的这种观念和她看“牙口”的“经验”遭到了不少反对。

  三三对阵 大家争论很激烈

  记者通过网络发布一则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人表示选择配偶时会考虑门当户对这个因素;两成人认为不会受这些因素困扰,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石;近一成人表示不确定,可能会把门当户对当作标准,可能不会。

  其中,34.5%的人认为两个人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是不是相配,对婚姻有决定性影响。这部分人表示,现在社会离婚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在结婚之前没有考虑门当户对这个因素;

  另外,有35.5%的人表示,在择偶时会考虑门当户对这个因素,但不会当作唯一的标准,幸福还是要靠两个人共同努力;

  还有30%的人对门当户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门当户对根本就是老一辈的旧观念,幸福的婚姻更多取决于两人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单单只看门当户对这个外在的因素,婚姻肯定不会长久,至少基石不稳。

  记者就此也采访了杭州部分心理咨询室,结果显示,因情感问题前来咨询的人当中,有相当部分人表示双方因学历、工作、财富、地位等不合而产生矛盾,最终导致爱情婚姻出现问题。但这跟“门当户对”没有必然联系。

  感情永远

  比“门当户对”更重要

  

  

  

  “在你的圈子里谈恋爱。”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员、《配偶的发现》一书的作者米歇尔·博宗如是说。

  随着婚姻里夫妻地位平等越来越受重视,更多的人支持宽泛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尤其是彼此的学识、志趣、品位,诸如此类精神层面上的旗鼓相当,才不会导致某一方永远处于弱势,而另一方永远占上风的不平衡。

  但是也有许多人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感情放在了什么位置。只有爱情才能解释为什么要结婚这个问题,婚姻是爱情的归宿,而无数的事例都证明,爱情能跨越许多差距,包括地位、财富的不同,也包括眼下所强调的观念和个性的差别。

  “婚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思想、习惯,都是从原生家庭里带过来的,就是所谓的‘家庭烙印’,这在结婚前是没有办法去观察到的。”杭州灵栖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陆建华告诉记者,所以大多数的夫妻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往往会因为个性不同而指责对方,这说明性格、价值观念的相合是很重要的。

  但是,陆建华并不认为这种“门不当户不对”是无法逾越的。“我也看到过很多逾越了门户差距的婚姻,在经过种种磨难和相互的理解沟通之后,他们可以找到幸福。其中原因,就在于夫妻双方是有感情的,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应受到其他外来因素干扰。”

  今年45岁的王女士,是省直机关某部门的公务员。年底就要嫁女儿的她这样说:“我有些不太理解‘门当户对’这个词。谈‘门当户对’,世界上哪里会有两家一模一样的人家呢?或许有的人社会地位相当,但他们的金钱未必相当;就算金钱相当,文化水平也未必相当;就算文化水平也相当,人的相貌也未必相当。这里面实在是存在太多的不可定因素,怎么能一味地要求‘门当户对’呢?我女儿也要出嫁了,我们家与对方家就有很多的不同,但这也不能影响什么。我的女儿女婿就是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尽管两家是有较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问题,只要他们幸福,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无话可说。”

  当然不少心理咨询师也建议年轻人,在择偶的时候要有一个权衡,要理性,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前沟通。不要在婚前尽量取悦对方,婚后再把问题暴露出来。同时,对婚姻也要有心理准备,夫妻之间的协调也是一门艺术,别碰到问题就想到不合,就想到种种差别,就想到离婚。在感情交流的基础上要有所妥协,迁就和包容对婚姻的稳定来说是必要的,有得就要有舍。

  “门不当户不对”让爱情更纯粹

  张小姐 33岁 已婚

  十年前,我和先生相爱于大学校园,彼此的善良和爱心吸引了对方,丝毫没有考虑他来自农村,我来自条件优越的干部家庭。然而大学毕业时,先生因家庭的原因没有继续读研,找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糊口,我却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攀到了事业的巅峰。这种对比和差异让好强的先生时时感觉到压力,每当有争执出现时,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撕拉着我们的感情。

  结婚后的六年里,我们都处于感情的磨合期。偶尔有人好事地问先生:“找个博士老婆是什么样的日子?”先生便会长时间地不高兴。有时我一句无心的玩笑,在他看来也会有轻视的意味,便可能引来一场争吵。慢慢地,两个人都觉得心力交瘁。

  争执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和先生决定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认真地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说穿了,都是“门不当户不对”造成的。所谓的“门当户对”,在两人之间,其实就是双方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的相近罢了。于是,我们开始以理解的心试着去适应对方,也以体谅的心试着去改变自己。

  如果现在还有人调侃地说先生:“你别美,小心被博士老婆甩得远远的。”先生一定会自豪地反驳说:“我的魅力大着呢。”是啊,每天回到家,等待他的是温暖的灯光和热气腾腾的饭菜;工作上碰到什么困难了,两个人可以有商有量地坐下来细细分析。在他的努力下,先生在单位里可是人见人爱的角色,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拿到了在职硕士学位,现在正加紧考博呢。这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好处吧,可以激励双方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以我和先生十年间的感情经历为证,我想说,“门当户对”的婚姻可能会省却很多麻烦,但真正的爱情却能够在“门不当户不对”的摩擦中磨炼得更有激情,更有内容。

  从小形成的观念实在“扭不转”

  刘女士 35岁 已婚

  我在杭州一所职业高中当语文老师,虽然我和先生都出身杭州普通市民家庭,其实没有明显的“门不当户不对”,但是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让我们针锋相对。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父母给我的教育是:你很出色,你做什么都能做好!所以从读大学到找工作,我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整个人生观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先生正好相反,公公虽然也是个干部,经济条件比我家还好,但是他家信奉小心谨慎,前怕狼后怕虎,好像随时可能遇到倒霉的事情似的。

  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下产生的不同的人生观,在婚姻生活中的冲突非常明显。比如买房子,前些年杭州房价还没有这么高,我就动过买房子的念头,但先生觉得一旦贷款就被套牢了,如果我们当中有谁工作不顺或者干脆失业了怎么办?在他的头脑里,从银行贷款是非常大胆的做法,这会让他感觉生活失去了保障。就因为他的反对,买房的事一直拖到了今天,我们至今还住在小房子里。

  还有对儿子的教育,我们之间也分歧不断。我觉得男孩子就应该像个小男子汉,父母不用干涉太多,只要过得去,可以让他自由发展。但是先生却不然,他一会儿给儿子报名读英语班,一会儿让他去补习数学,让儿子变得特别容易紧张,某一次考试不理想,就跟天塌下来似的。长此以往,我怕儿子会像他爸爸那样,再也感受不到轻松明亮的快乐滋味。

  其实说起来,我们之间的冲突,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我一看到他走路穿红灯就会发火,觉得这是没有素质的人才会做的事,虽然他也大学毕业;而他看到我跟姐妹党们谈天说地、很晚才回家,也觉得这不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做法。谁也没法说服和改变谁。

  “高攀”让我有苦说不出

  一位主持午夜情感节目的电台主持人告诉记者,她曾经接到一个女孩子的诉苦电话。虽然嫁了一个年薪百万的老公,让大多数人羡慕不已,可是这桩婚姻却让她如履薄冰。

  女孩子对她高学历高收入的老公很崇拜,一心想做贤妻,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上班前买菜,下班后做饭,双休日洗衣、晒被、收拾三室两厅的房间。为了在家多陪老公,办公室里诸如吃饭、旅游的娱乐活动她都不参加。大家建议她请个保姆来减轻负担,但是他老公一句话“家里有陌生人不放心”就决定了由她继续充当保姆的角色。

  在单位里,女孩子霸道张扬,经常因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在办公室大动干戈,可是只要接到老公的电话,她马上会装出和风细雨的样子奶声奶气地说话。女孩子现在很想要孩子,可她想生孩子真正目的是,有了孩子可以抓住老公,起码可以降低离婚的几率。

  在这位主持人看来,她的种种举动缘于潜意识里的自卑。因为缺乏和老公相匹配的学识、能力和社会地位,在夫妻生活中,她凡事以老公为中心,以一种邀宠迎合的姿态面对。而这种缺乏平等感情的婚姻是有缺陷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调查 00014 新“门当户对”,似是却非 ■本报记者 陈惠 2007-6-7 浙江日报000142007-06-0700014;浙江日报000142007-06-0700029;2F0B06258381559C482572F1002FBC81;浙江日报000142007-06-0700020;浙江日报000142007-06-0700021;浙江日报000142007-06-07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