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数据速递
· 穷,就缺乏快乐的理由?
· 不让廊桥成“遗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穷,就缺乏快乐的理由?
■本报记者 臧 铯
  穷人还有没有快乐的理由?一本畅销书抛出一个问题。

  八岁的昭广寄养在日本佐贺乡下的外婆家。生活虽然极度艰苦,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让生活充满创意、发现和欢笑。昭广也因此身心健康地长大,一生受益。

  《佐贺的超级阿嬷》——一本没有美女吸引眼球、无关财富的故事,却创造了畅销奇迹。在日本,它连续三年位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2005年,深受感动的读者自动发起“一人一万日元”活动,募集到一亿日元的拍摄资金,将其搬上银幕。

  是什么拨动了人们的心弦?书的畅销,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穷人还有没有快乐的理由?怎样才能活得快乐?人们在寻求答案。

  这个世界上,有富人就一定有穷人。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贫富的重新列队,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高速发展期,显得尤为触目。“因为没有钱,所以不幸福”这个想法牢牢左右着今天的人们。在这种价值观重压下的人们,显然已经感到疲惫了。佐贺的超级阿嬷,就在这时候笑意盈然,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她改变的,不是贫穷的状态,而是对于贫穷的心态。

  阿嬷的做法,你认同吗?

  故事一:当自己觉得苦了,才是真苦

  “我小学二年级到佐贺时,家里真的很穷。偶尔也会出现没晚饭下肚的情况。

  偏偏那个时候,从邻居家敞开的窗户飘来诱人的饭菜香。

  啊,隔壁吃咖喱炒饭。

  那家吃烤鱼。

  闻着别人家的饭菜香,我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心想:‘我们家也该开饭了吧。’

  可是外婆把窗户一关,‘睡觉吧!’

  ‘啊?晚饭呢?’

  ‘晚饭?晚饭哪里是天天吃的啊!’外婆干脆地说。

  ……

  昭广庆幸阿嬷让他学会在贫困中如何得到快乐。“如果外婆泪眼婆娑地跟我说:‘昭广,今天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肚子很饿吧?对不起,外婆太穷了。’那才真是跌到不幸的谷底了。说不定我会哭着怨恨命运:‘我真不幸!可恶!全是贫穷的错!’我可能自暴自弃,从此学坏。比较起来,外婆开朗地笑着说‘晚饭哪里是天天要吃的啊!’反而能让我释怀。肚子虽然饿,可是家中气氛开朗、笑声不绝,让我不曾认为自己很不幸。”

  故事二:贫穷时不做变富的梦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对外婆说:

  ‘阿嬷,虽然我们家现在很穷,以后有钱就好了。’

  可是外婆这样回答我:

  ‘什么话?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而且啊,我们跟由富变穷的人不一样,你不用担心,要有自信。因为我们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穷人。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光从这一点来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啊,贫穷真好!’”

  这在我们听来,是多么不求上进的话。其实,生活中的阿嬷异常勤奋努力。或许,在她看来,这种勤奋努力,只是人生应有的一种态度,人生并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存了这个念头,也会更容易遭遇挫折吧?

  故事三:人生就是总和力

  “‘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案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会写汉字哪。’

  ‘那你就写我可以靠着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讨厌历史……’

  ‘历史也不会?’

  讲到这里,外婆终于有些傻眼。

  我以为外婆会叫我赶快去读书,但她毕竟是外婆,想了一下,冒出这句话:

  ‘那就在答案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成绩到底是好是坏,各人可真是看法大不相同。

  我把成绩单拿给外婆,小声说:

  ‘对不起,都是1分或2分。’

  ‘不要紧,不要紧,这些加起来就有5分了。’

  ‘啊?成绩也可以加起来吗?’

  外婆断然回答:

  ‘人生就是总和力!’

  可是,当时的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习惯于听到,穷人家的孩子,更加渴望改变命运,如果穷人的孩子学习又不好,在很多人看来,那真是没救了。而阿嬷,却再次让我们大跌眼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多了贫穷的副产品。怨天尤人,陷入坏心态无法自拔;过于想出人头地,急功近利心灵受到煎熬;自卑带来过度的自尊,对于外界的帮助却感觉屈辱。所有这些,只会使贫穷中的人们更加痛苦。超级阿嬷最不喜欢的,正是这些不好的副产品。以上几个摘选的小故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

  生活的学习,或许应该是一种适应,而不是强求改变。

  其实,富有的人也有自己的烦恼,贫穷中的人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快乐。一切全在于你用什么角度看问题。心境不乐观,怎么样都活不舒坦。很多人读了此书后,感觉世界豁然开朗。可也有人觉得,这只不过是穷开心,这种开心其实蛮辛酸的。只是一种说教。更有人提出,如何面对贫穷,恐怕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周围的人都是一种将金钱作为惟一标准的人,阿嬷做得再如何出色也是没有用的,甚至不可能有任何的作为,因为那种世界没有她的生存空间。与其沉醉于如何调整心态面对贫穷,不如观察这个世界是怎么评价贫穷的。

  今天的人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贫穷?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欢迎到《报网零距离》调查栏目发表意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调查 00014 穷,就缺乏快乐的理由? ■本报记者 臧 铯 2007-5-17 浙江日报000142007-05-1700023;浙江日报000142007-05-1700020;浙江日报000142007-05-1700021;浙江日报000142007-05-1700022;浙江日报000142007-05-17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