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减排指标谈判
实质是全球瓜分环境资源
· 争论最为激烈的两个问题 简单图表包含政治因素
· 全球变暖报告背后的国家博弈
· 中国减排量比发达国家大 相对减排不会影响经济
· 关注全球变暖
中国派出16人谈判代表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争论最为激烈的两个问题 简单图表包含政治因素
  记者:为什么这次谈判会这么激烈?

  吕学都:我想可能是一方面谈判的内容很多,另一方面是对报告内容本身各方认识有很多不同。有两个问题的争论最为激烈。

  一个是对现在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评估报告对该部分的总结性描述是:气候变化对“所有大陆和海洋上的众多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和明显的影响,这一点“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我们认为不能够说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最多只能够说具有“高的可信度”。而很多欧盟的专家和官员认为应该保留“非常”一词。

  我不同意这样提法的原因是,这个总结性结论下面有10个案例,其中只有两个是“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其他有8个案例只说明有高的可信度。如果从文字方面来推敲,非常高,说明可信度超过90%,而高的可信度,那可能只有60%到90%,这个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也是实质性的。加上“非常”一词,与目前认知的科学事实不符。

  这个问题从谈判的第一天就提出来了,直到最后时刻才最终解决。

  记者:您的建议提出后,对方反应如何?

  吕学都:欧盟群起反对。

  我又进一步建议,为避免大家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水平差异的认识,可以避开讨论可信度水平,建议改为“观测到的证据证明”,欧盟的科学家和官员就轮番发言反对我的建议,像马蜂一样扑过来反对我。

  记者:有发展中国家支持我们吗?

  吕学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很少说话,比较沉默,主要可能是在这方面的科学认知实力不够。但是也有部分国家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总体上看,好像我们显得像少数派,会议上显得有些孤立。

  记者:另外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是什么?

  吕学都:另一个问题是欧盟希望用一个图表来直观地描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对全球各大洲的影响,并与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路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限水平等直接挂钩。

  也就是说,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上升到哪一个程度,就可以从图表中去推测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只能允许排放多少,相应地,世界各国只能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就已经被决定了。

  我认为这非常不科学,因为三者之间有关联,但并不是直接关系。很多其他国家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最后,大家同意保留不同的升温水平对行业的影响那部分图表,删除了其他部分的图表。

  记者:这样争论的目的究竟何在?

  吕学都:这个报告是科学报告,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依据科学事实。至于对方与我们争论的目的,我不想去做太多的猜测。也许他们希望看起来更直观一些,但是这样的直观却是不科学的。

  有一点我觉得非常明显,欧盟的专家和官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执行欧盟最近做的一系列政治决定,希望该评估报告能够为欧盟确立的政治决定提供科学证据。

  例如,欧盟领导人提出,欧盟国家能够接受的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度升高在2摄氏度以下,而这种决定后面,有大量的经济、能源和外交因素掺杂其中。看起来只是一个图表,内中包含很多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

  无论是刚刚出台的气候变暖报告,还是已经签订的京都议定书,都是在解决环境层面问题时,体现了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一种博弈。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个科学评估报告,它的政治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被降低了许多。

  通过谈判幕后的故事,不难体会出,一旦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发生冲突,人类共同的公共利益和各自的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联合国框架下的谈判,也只是人类在向利益妥协时的一种博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争论最为激烈的两个问题 简单图表包含政治因素 2007-5-11 浙江日报000102007-05-11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