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浙江日报联合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今起启动“群众最满意的实事”评选活动。
自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这五年,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我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
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可喜变化,我们都感同身受。四家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们,从群众衣食住行、看病求学、养老保障、生态环境、文化娱乐、社会新风等方面整理出40件候选事项,请广大读者和网友投票,选出您心目中最满意的实事。
1、找份工作不再难
在政府为百姓所办实事中,就业和再就业被摆在重要位置。仅2006年一年,全省就帮助32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从2003年至2006年间,我省每年新增的城镇就业人数分别为52.3万、61.6万、67万、67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则分别为4.2%、4.1%、3.7%、3.51%。两组数字,形成了一条上扬、一条下滑的曲线。
我省已实现城乡就业“零门槛”。从2005年2月起,实施了近10年的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在我省停止执行,外来人员求职方便多了。目前我省农民工总数已达1783万人,其中外来到浙江的农民工523万人,本省籍农民工1260万人。
2、青少年上学更容易了
5年来,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增长到了现在的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同时,我省在全国省区中最早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现在已有94%的初中毕业生能升读高中。职高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唯一连续5年普高职高招生比例达1:1的省份。
3、孩子读书免了学杂费
2006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一举措使513万名学生受益,直接为全省中小学生家庭减负11.05亿元。其中,城镇初中、小学的学生每年可以分别免交260元和200元,农村初中、小学的学生每年可以分别免交180元和130元,全省的中小学生上学更轻松了。
4、贫困生吃上爱心营养餐
2005年5月,我省启动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它将使我省农村9%的中小学生获得资助,40多万贫困生每周免费吃上营养餐,寄宿制学生一人能有一张床,17万农村中小学教师3年内轮训一遍。到200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竣工食宿改造工程107万平方米,为30万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资助49万名经济困难学生就学,14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其中7.8万人已通过考试结业。
5、打破缺电瓶颈,生活用电有保障
2003年起,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引发电力的严重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瓶颈制约。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带领电力部门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标本兼治,落实有序用电,深挖供电潜力,积极外购电量,厉行节约用电,在确保人民生活用电的前提下,尽力满足经济建设的用电需求,支撑GDP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果断决策实施三个一千万和一个五百亿工程,大力推进电力建设。经三年艰苦努力,随着一大批电力重点项目陆续投产,我省一举扭转缺电局面,至2006年,实现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完成了电力工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在此基础上,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现农村户户通电,仅实施“两改一同价”每年即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15亿元以上。
6、经济适用房越建越多
为确保广大城镇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从2005年起三年内,我省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基本解决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问题。2006年,省政府还规定,各城市人民政府每年要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5%以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7、农房质量开始普查,
防台防灾心中有底
2005年2月,我省启动了农房质量和防灾能力普查工作,计划到2010年,完成对台风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所有村庄的普查,通过普查详细记录房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各村可据此确定应急预案,做到科学防台防灾。
8、政府花钱为农民保健康
2003年8月,我省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去年底,有2902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全省农民总数的86%,人均筹资60元以上。2005年,我省开始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由政府出钱,每两年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9、 “惠民医院”为困难群众减负
从2005年起,我省全面推广建立“惠民医院”,减免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到2006年底,全省共建立“惠民医院”或具有“惠民医院”性质的医疗机构共计85家,设立“济困病床”或“扶贫病床”7618张,共收治病人20.9万人,减免医疗费用1383.4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0、“养老金”奖给农村计划生育夫妇
从2005年起,我省在11个市各选取一个县(市、区)作为试点,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对只生育了一个子女、夫妻均为农民、年满60周岁、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每年至少奖励600元以上的“养老金”,切实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后顾之忧。2006年,这一制度在全省推广,全省11万农民享受到这一惠顾。
11、社区医院方便居民就近看病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让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我省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如今,全省已拥有7989个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6625名社区责任医生。
12、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了
2005年12月,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实施分层分类救助。目前,全省已有62.9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低保,比4年前净增9万多人;城乡低保标准也分别比4年前增加了15%和29%。去年,全省低保金支出超过6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
13、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有保障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2005年4月,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都已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文件,政府资金到位率被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我省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至今,政府承担的资金超过64亿元,居全国前列。
14、孤寡老人进了敬老院
省委、省政府十分关爱城乡孤寡老人,截至今年初,全省62.5万人领取了低保金,5.3万名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进入敬养院赡养,“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2.5%。我省是全国最早将城乡孤寡老人全面纳入集中供养的省份。
15、农民率先告别“皇粮国税”
从2005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停征农业税。浙江的农村税费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1年,我省就停征了25个欠发达县的农业特产税;2002年,全面停征农业特产税,对361个欠发达乡镇停征农业税;2003年,对种粮油的农户停征农业税。2004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出台后,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停征了农业税,全省农业税从2003年的6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4000多万元。
16、“春雨行动”帮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从2002年起,我省围绕建筑、餐饮、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整治拖欠工人工资为突破口,开展声势浩大的“春雨行动”,为民工们讨回血汗钱。2007年2月,我省第五次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春雨行动”结束,全省共检查企业37842家,涉及243.53万人,其中农民工209.6万人,为11.88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3789.8万元。
17、最低工资调高了
从1994年开始,我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迄今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7次调整。目前,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为750元、670元、620元和540元四档;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6.4元、5.7元、5.3元和4.6元四档,保护了劳动者的收益。
18、欠发达乡镇奔小康,
8.2万农户下山脱贫
从2003年开始,我省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5年内省财政拨付扶贫资金近10亿元,帮助40多万人转移就业,8.2万多户农户下山脱贫。在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921元增加到2006年的3201元,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由64.53万减少到22.97万。
19、生态保护还百姓蓝天碧水
2003年春天,我省提出创建生态省战略。生态指标被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招商引资设立生态门槛,环保不过关一票否决。全省各级投入生态保护、建设和环境治理的资金高达数百亿元。2005年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我省以87.1分的成绩名列全国第一。
20、逾万公里河道清又畅
2003年我省启动“万里清水河道工程”。至2006年末,我省投资2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一万公里清水河道建设的目标,许多地方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该工程在发挥河道行洪、航运、灌溉等功能的同时,还恢复和提高了河道生态功能。我省急需整理的其余两万公里河道,也将在未来10年内全部梳理一遍。
21、又有500多万农民喝上洁净水
我省从2003年起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计划总投资约85亿元,用10年时间改善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条件。至2006年末,全省又有528万农民喝上了洁净水,提前一年多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的建设目标。目前,省政府已与11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加大建设力度,从2007年至2009年平均每年解决250万左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在全国率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2、“四小时交通圈”拉近你我距离
4年来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075公里,里程数几近于前13年的总和。甬台温、杭新景、丽龙、龙丽等众多高速公路织就了一张现代化高速路网,全省“四小时交通圈”雏形初具。浙赣、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顺利完成。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成功,我省成为国内首批陆上交通时速超过200公里的省份。同时,沿海铁路大通道浙江段也在稳步建设中,“十一五”末可望形成我省第一个铁路大环网。
23、公交车开到村口
从2003年起,我省交通部门将重点改善通村、通乡公路面貌的“乡村康庄工程”列为建设重点,全面提速城乡公交一体化,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使浙江农村交通设施面貌有一个质变。到2006年底,全省上万个村庄通上了等级公路,累计总长超过5万公里的通村公路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把偏远的山村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与此同时,600多万农民兄弟在家门口坐上了班车。眼下,湖州、嘉兴等地通公交车的村已达90%以上。
24、长虹飞跨杭州湾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海盐郑家埭,南达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总投资118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2003年6月8日奠基,经过大桥建设者的奋战,2007年6月30日有望全线贯通,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可建成通车。这一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近120公里,形成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圈,密切浙江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拓宽浙江经济发展腹地。
25、舟山本岛可望成半岛
“四面皆海,非舟不相往来”,桥连岛,岛连桥,海岛直通大陆成了舟山人代代相承的一个梦想。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起自舟山本岛的鸭蛋山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沪杭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通道相连接。工程由五座大桥组成,全长48公里。大陆连岛可望于2008年年底完工,届时舟山本岛这个国内唯一的海岛地级市将成为半岛。
26 、网民数量翻番,世界近在眼前
2003年时,我省只有344万户互联网用户,但到2006年末,这个数字已翻了近一番,达到650万户,农民上网不再是新鲜事。跨越“信息鸿沟”,我省城乡居民与世界越来越近。
我省已于2005年11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目前我省的固定电话用户与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居全国第四与第二。2008年底,全省还将基本实现“电信宽带村村通”。
27、村庄整治让农村换了面貌
村庄变漂亮了,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2003年6月初我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该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整治约1万个村,并把其中1000个中心村建成“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小康示范村。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55.61亿元,使全省8236个传统村落变成了一个个“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农村新社区。全省已有83个县(市、区)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6389个村设计了建设“蓝图”。
28、连锁便利店开到农民家门口
宽敞明亮的连锁店开到农民家门口,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城里购物的便利和安全。“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2004年8月开始在绍兴县等地试点,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铺开。至2006年底,全省1227个乡镇中,有90.5%开设了连锁超市。其中、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实现了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全省目前已有4878个行政村开设了连锁便利店,占应建数量的17.9%。
29、“农民信箱”推销农副产品
在互联网上实名制注册一个农民信箱,浙江农民就能借助这个为农服务新平台,发封邮件或通过手机接收信箱上的个人信件,从而发布农副产品买卖信息,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最新农情和市场行情。作为我省农村信息化工程进村入户的重要抓手,截至2007年4月,“浙江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40万户。它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对外联络的“邮递员”、农村公共信息的“情报员”、农产品买卖的“营销员”。
30、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快致富
2004年11月11日,我国大陆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它明确规定合作社可以登记取得法人资格。这一法规大大推动了浙江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至2006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916家,带动农户211.3万户,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合作社是2004年底后新增的。农民组织化、农业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1、碰到天灾,农民兄弟不再心慌
2006年3月,我省广大农民期盼已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启动。据试点方案,保险对象主要面向种养大户,采用共保经营、互保合作并行的方式,设有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等试点共保品种和奶牛、生猪、青蟹等互保试点品种。从2007年起,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区增至32个,并扩大选保品种,增加保费补贴,扩大参保面,力争用3年时间逐步将政策性农险保障网覆盖到全省。
32、钱江浪花艺术团“大篷车”开进农村
2005年正式成立的钱江浪花艺术团,作为我省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一个创举,不以赢利为目的,用文艺演出直通车的形式,为全省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送上丰富精美的文化大餐,所到之处观众云集。至今,艺术团共为基层群众演出512场,他们的目标是5年内走遍全省所有的乡镇。
33、广播电视“村村通”
自1998年以来,我省共投入4亿多元资金,先后实施了两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共解决了2135个盲点行政村、13030个盲点自然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难题。2006年到2008年,省财政每年计划筹集5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新一轮广电“村村通”工程建设。到2008年底前,我省所有的乡(镇)、村将基本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全省所有行政村都将基本建成广播室,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80%。
34、村里有了“文化宫”
2005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后,我省着力加快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村一级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到2006年底,全省35061个行政村中,有19395个村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全省共活跃着24667支业余文体队伍,超过51万名的业余文体骨干带领着更多的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浙江农村,很多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着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
35、平安浙江,居民称好
我省居民安全感与日俱增,安全感满意率已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我省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刑事发案上升幅度连续两年实现回落,1999年至2006年,民警人均破案率连续8年全国第一。在全国37个城市“平安指数”调查中,我省省会杭州名列第一,被评为全国治安最好的城市;95%以上的杭州市民认为住在杭州有安全感。
36、背街小巷换新颜,
群众满意度达98.3%
2004年,杭州市启动背街小巷改善,并将其列入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到2006年底,市、区两级共投资8.3亿元,完成1511条背街小巷的改善,总长度达460多公里,改善面积达到了32.8平方公里;“路平、水畅、灯明、街巷整洁”,使153万市民、13600家单位受益。据杭州市统计局调查,群众对这项工程满意度达98.3%。根据群众的要求,这项去年底就计划结束的工程今年再次延续,2007年杭州将确保再改善360条街巷。
37、“顺其自然”带动宁波慈善热潮
甬城家喻户晓的爱心使者“顺其自然” 连续8次向市慈善总会共捐款152万元,一批以“顺其自然”、“风调雨顺”、“我想”等名义匿名捐款的人士用各种方式支援着灾区,帮助着困难群众。在2006年12月20日结束的 “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共募得善款2.13798亿元,再次刷新了“一日捐”的最高纪录。
38、“邻居节”热了邻里关系
2004年8月,杭州市青年路、稻香园等社区的居民自发举办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活动,得到其他社区居民的普遍赞同。同年10月,杭州举办遍及全城的首届邻居节。由杭州市政府牵头举办的邻居节,旨在通过各种活动让人们走出家门、增进了解,改变城市生活中邻里之间不相识、不和谐、不互助的状况。邻居节期间,各社区组织了“敲门日”、“邻里冷餐会”、“邻里自驾游”等活动。热心的市民还为邻居节设计了“邻居旗”,创作“邻居之歌”等。
如今,“邻居节”已经扩展到台州等地。
39、“新温州人”得到全方位关爱
温州市于2005年4月启动“和馨行动”,旨在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两年来,该市用人单位诚信用工和劳动者诚信务工信息库及社会查询系统普遍建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档案建设率达到95%,举报投诉案件同比下降超过50%。去年12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发出《关于深化“和馨行动”的若干意见》,将以办好民工子女入学、民工社保、民工安居、民工就医、工资清欠、规范工时、就业培训、丰富生活等八件实事为重点,进一步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今年初,“深化‘和馨行动’”写进了温州市第十届党代会报告,引起了新温州人的共鸣。
40、慈善年夜饭温暖困难家庭
由省慈善总会和《今日早报》发起的“慈善年夜饭”活动,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慈善活动的一个知名品牌。2006年,由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揭晓,“慈善年夜饭”荣获单项奖。
2002年新春,杭州101户特困家庭享受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从2003年起,省慈善总会和早报决定将“慈善年夜饭”列为保留节目,让越来越多的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2007年,慈善年夜饭不仅请来了外来务工人员、孤儿院的孩子、敬老院的老人和困难家庭,残疾人员,还第一次把温暖送进高墙内,送进流浪儿童救助中心,送进最基层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