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又好又快在浙江
3  4  
PDF 版
· ■各地传真
· 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做好坚实保障
· 全方位推进国税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方位推进国税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全方位推进国税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召开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国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国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税工作全局,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建设和谐国税,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国税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各级国税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国税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贯穿于建设和谐国税的全过程,落实到国税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把浙江国税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税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国税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对税收工作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履行好应有的职责,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要围绕收入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不断增强公共财政实力,为各级政府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要落实好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和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出现经济发展大起大落贡献力量。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作用,为落实“五个统筹”、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效支持。要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法治公平、征纳和谐的税收环境。

  坚持围绕税收工作主题,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四项工程”建设,促进国税事业和谐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四个主题。扎实做好四方面工作,是实现税收事业和谐发展的可靠保证。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四项工程”建设是全省国税系统围绕税收工作主题,建设和谐国税的具体举措。要坚持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力争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突破。进一步转变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努力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夯实国税事业和谐发展的法治基础。不断深化税收各项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征管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为国税事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要把管理创新与“四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热情带队,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突出抓好管理基础和基层建设,探索建立强化“两基”的长效机制,立足基层打牢管理基础,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国税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又好又快在浙江 00018 全方位推进国税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2007-4-28 浙江日报000182007-04-2800021;浙江日报000182007-04-2800029;浙江日报000182007-04-28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