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走进未来工人的梦想
· 培养工人,
德国舍得花钱
· “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都是从裁缝做起的。”
· “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体会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那份幸福”
· “在工人岗位,同样可以成就自己
的人生梦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都是从裁缝做起的。”
  见到孙冰鑫的时候,这个小姑娘身上洋溢的喜悦立刻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上,孙冰鑫设计制作的内衣作品《缠》获得了优秀奖。

  “去上海参加决赛的有6位浙江选手,有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的本科生,也有有工作经验的自由职业者,只有我一名职校生,没想到还获奖了。”孙冰鑫说,这次比赛让她看到了一个“裁缝工人”的美好前景。

  不过,就在三年前,当高考失利的孙冰鑫踏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门时,心里还是一肚子不乐意。想想自己的同学都进了一本、二本,自己毕业后却只能当一名技术工人,对将来真是没信心,父母那时候甚至提出让她再复读一年。

  2006年的调查显示,未被本科录取的考生中,53%的人表示复读。杭职院党委书记洪永铿告诉记者,许多学生选择进职校,当初都带着这样一种无奈的心情。“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调整好心态,每一次开学时,学校都会先为家长上一次课,让他们能摆脱原来灰暗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三年中的变化,让许多家长看到了希望。”

  情绪低落的孙冰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法国服装设计家维奥内的故事。在服装史上,“维奥内”这个名字意味着高超的服装艺术,被人们喻为“服装建筑师”。而正是这样一位大师,却是一名裁缝出身。从12岁开始学习裁剪和缝制,奥维内先后到多家时装店边学习边工作,最后自己创办了巴黎最大的时装店。

  维奥内的经历,让孙冰鑫有些振奋,她开始留意到,许多国际上时尚界的顶级服装设计大师,都是从裁缝做起的。虽然在第一堂工艺课上,孙冰鑫就把针扎进了自己指头,成了班里第一个受伤的“裁缝”,但她觉得,她的美好人生,“也许就将从一台缝纫机开始。”

  一年后,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缝纫机的孙冰鑫到一家服装厂实习,这次社会经历让她对自己的就业又有了新的认识。

  “实习的时候,我发现企业缺的不是好设计师,而是缺少看得懂设计图纸的打版师。”孙冰鑫说,虽然打版师就是一个把设计图纸做成样衣的裁缝,但他的工作却是服装企业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没有经过培训的技术工,根本看不懂设计图纸,对一些剪裁技法也不够了解,所以总是做不出来设计的效果,而这些恰恰是职校生的强项。”

  因为缺少打版师,虽然是一线的工作,拿的工资并不比设计师低。于是孙冰鑫打算,毕业后先去一家服装企业做打版师,这个决定即使在获奖之后也没有改变。小孙说,她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短期目标,那就是“做一名最好的打版师”。

  “打版师虽然是一个一线的工作,它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在打版中学习别人的设计,在一线岗位加强技能,这些都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最好的起点。”小孙说,当初反对自己上职校的父母,现在对她特别放心,“工作早就不是他们担心的问题了”。

  在职校,与孙冰鑫有类似想法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杭职院艺术系主任许淑燕老师最近在服装毕业班做了一次就业意愿调查,意外地发现,88.9%的同学表示愿意从事一线工作。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阶段,他需要站起来四面瞭望。’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这句话,我们现在经常用来教育学生。”洪永铿说,也许正是因为学生们懂得“四面瞭望”,才让他们学会从底层开始自己的人生梦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都是从裁缝做起的。” 2007-4-23 浙江日报000102007-04-23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