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 强化服务
全面推进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的提升
强化行政服务,注重分类治理
实现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提升“一体化”推进,既面临弱势企业提升乏力的问题,又面临市场准入过渡期企业监管缺乏有力抓手的困难。对此,海宁市质监局强化行政服务上入手,注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分类管理,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质量提升工程具体实施中,海宁市质监部门与卫生、工商、食品药监、乡镇、行业协会等进行广泛沟通,及时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强化教育引导服务。一是引导企业统一认识。分行业、分乡镇召开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会议,将质量提升目的要求宣贯到每一家企业。二是引导企业用活用好政府扶持政策。把市政府出台的名牌产品奖励、质量体系认证奖励、标准制定奖励、农业龙头企业奖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奖励等一系列提升产业层次的倾斜政策传递到企业,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强化技术服务,注重全程帮扶,努力实现“专业化”管理
针对土生土长农民创办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主自身管理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缺乏等问题,我局强化技术服务,注重全程帮扶,扎实推进了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落实分批培训,把好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关”。一是举办食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系统介绍食品相关法律法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标签标识规范、食品安全潜在性风险防范、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相关知识,让企业全面了解掌握食品质量安全内涵,提高企业自身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二是举办产品出厂检验员培训班。由食品农产品监测中心承办培训工作,培训分理化与实践操作两块,经考核合格上岗,切实解决企业出厂检验人员缺少、技术能力不高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产品出厂检验员培训班6期,涉及98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建立安全体系,把好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关”。在应取证企业,以市场准入为契机,按食品生产许可证要求,帮助企业设计厂房改造方案、完善合理工艺流程,现场指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对企业实际操作运行体系进行“手把手”实地辅导;在一般企业和小企业,举办落实“三项制度”管理要求培训班,详细讲解“三项制度”的内涵要求以及有关记录的表格设计与填写。
——提高能力水平,把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关”。不断加强食品农产品监测中心检测能力建设,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覆盖35个产品104个参数,满足全市食品检测项目需要。2006年,完成企业委托检验532批次,行政监督检验559批次,行政评价检验230批次,为全市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行政与检测发挥各自优势,两头联动,相互补位,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共谋对策,合力提高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品牌服务,注重产业升级
名牌争创是促进企业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但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限制,难以参与政府主导的名牌产品创评活动,使名牌创评活动促进质量提升的功能受到削弱。对此,该局从拓展企业名牌理念入手,探索性地引导企业打造“超市名牌”、“社区名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将“小名牌”累积成“大名牌”。海宁市龙桥公司、上口心公司等一批中小企业就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逐步赢得“小市场”消费者的认同,成为“超市名牌”、“社区名牌”,有效摆脱了销售价格、数量被中间批发商控制的被动局面,以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度,赢得了市场。“社区名牌”理念启发了中小企业的创牌途径,激发了创牌热情和信心,为质量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开创了新的途径,提供了可靠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