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法国大选:让年轻人回归法国
· “出法国记”频频上演
· 年轻人为何出走?
· 是衰落还是征服?
· 争取年轻人的选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出法国记”频频上演
  过去几年内,法国年轻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离开法国,上演了一场被《时代周刊》称作“出法国记”的“大出走”。

  据《巴黎人报》称,仅在英国的法国年轻人就有40万。

  有这样两个法国青年,他们居住在法国的日子就像居住在两个星球上。赛尼是摩洛哥移民的儿子,来自法国东南部的瓦伦斯附近,住的是政府盖的解困房,在父亲的鼓励下,一路磕磕碰碰地读到大学毕业。不止一次,人们告诉他,他永远找不到一份工作。而与之相反,乔赞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他上的是巴黎最好的中学,毕业于法国最有竞争力的精英大学,后来进军国际金融业。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他们之间有四点是共通的:都是法国人,年纪都是三十出头,都很有抱负,而且,他们都已离开了法国,目前还远远不想回去。

  赛尼说,他是因为无法忍受伴随他长大的种族歧视而离开法国的,他首先去了瑞典,如今生活在伦敦,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建议公司如何对待劳动力中的种族多样性,有好几家法国跨国公司都是他的客户。

  乔赞则在大学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了5年,返回法国后却吃惊地发现,法国已是面目全非:小集团的排外行为、守旧的思维方式都让他无法忍受。他很快就告别法国,来到伦敦商学院读MBA。乔赞说,他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伦敦工作。“在法国的生活质量还是挺高的,但是如果你又年轻又有抱负,那不是一个能让你获得成功的地方。”

  今非昔比,向上追溯两三代,那时的年轻人,无论来自欧洲还是美国,都信奉海明威的这句名言:“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到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如今,盛宴还在流动,流动到世界各地,与之一起流动的是越来越多的法国青年。乔赞和赛尼只是220万移居海外的法国公民中的两个。据法国外交部公布的数字,从1995年以来,那些在法国驻外大使馆注册的法国人的人数上升了40%。人们离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更好的机会、更高的薪水、嫁给外国人等等。尽管220万这个数字只占法国人口的4%,但是一个惊人的事实是,这些法国人并不是追求国外舒适生活的有钱人、退休者,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有才华有抱负,年龄在20岁~30岁的年轻人。

  2005年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海外的法国青年都不太想回国。其中,93%的人表示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很满意,只有45%表示可能会在退休后回到法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11 “出法国记”频频上演 2007-4-19 浙江日报000112007-04-19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