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3版:生活周刊·节拍
3  4  
PDF 版
· 百年老字号“都锦生”的时尚转身
· 高档厨具打造魔幻厨房
· 品一壶正宗“梅”字西湖龙井
· 五粮液古窖泥: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唯一“活国宝”
· 2007环球小姐总决赛
落户宁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五粮液古窖泥: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唯一“活国宝”

  2005年8月5日,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天安门广场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肃穆。几辆装载着五粮液国宝窖泥的车匆匆驶过,在国家博物馆前戛然而止,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如今,走进国家博物馆,你就能见到这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泥巴”,它在众多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国宝中间显得如此“寒酸”,如此其貌不扬,但它的价值却丝毫不亚于其中任何一件国宝,它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国宝”。

  作为国宝,它身后肯定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独特神秘的价值,这些都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上个世纪五粮液古窖泥曾流失到日本,和其一起流失的还有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和宣纸制作技术。日本人通过超强的工艺水平和科技实力,很快破解了景泰蓝和宣纸制作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比中国制造的还要精美,价格还要便宜,中国的景泰蓝和宣纸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遭受严重冲击。

  但值得庆幸的是,日本人没有破解五粮液的酿造工艺。据说他们费尽心机,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五粮液“古窖泥”中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老窖”,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发现,五粮液古窖泥脱离了宜宾独有的自然环境,就会处于休眠状态,无论怎样都叫不醒它。五粮液古窖泥水土不服当然无法酿出真正的美酒了。

  生态学家认为,宜宾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少日照、微风,四季如春,十分适合己酸菌、乳酸菌、乙酸菌、丁酸菌、酵母菌等酿酒微生物的生存。而且宜宾酒窖的地温温度,常年维持在10~20度,正是适于酒窖中酿酒微生物生长发酵的温度。

  并不是所有的窖泥都能成为国宝的,五粮液古窖泥之所以成为“活国宝”,还要从它600多年的历史说起。五粮液古窖池群是目前我国惟一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已有639年历史。五粮液的古窖池是用宜宾独特的弱酸性黄泥粘土建造而成的,在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池里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入渗透,变成丰富的天然香源,窖龄越长,窖泥附集的有利微生物就越多,微生物与香味物质也越多,酒香就愈浓。

  经过600多年的积淀,五粮液古窖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达到数百种,这些微生物参与发酵酿造而成的五粮液,其品质和口感不言而喻。把古窖泥拿到阳光下,这些“国宝”会呈现出红、黄、绿等五颜六色,而且颜色还在不断变化,非常奇妙。

  国博常务副馆长朱凤翰说,此次收藏的明代古窖泥,填补了国博馆藏文物的一项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五粮液明代古窖泥是我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珍贵见证。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五粮液明代古窖泥,可以让全国以至世界各国的观众近距离感受我国传统酿酒工艺的奥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生活周刊·节拍 00023 五粮液古窖泥: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唯一“活国宝”
2007-4-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C0002EBEAC 2